2024年04月27日 (周六)
【李相烈专栏】将告别中国市场的觉悟
상태바
【李相烈专栏】将告别中国市场的觉悟
  • 中央日报
  • 上传 2023.04.20 19:0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图为今年3月下旬釜山港集装箱装卸作业现场。【照片来源:韩联社】
图为今年3月下旬釜山港集装箱装卸作业现场。【照片来源:韩联社】
李相烈 中央日报评论员
李相烈 中央日报评论员

现在韩国经济的最大难题是对华出口不振,这是韩国经济地缘政治和结构性问题的综合体现。自去年4月以来,韩国对华出口连续近一年呈减少趋势(去年5月短暂增加1.3%)。仅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华贸易逆差就达到78.4亿美元,占总贸易逆差的35%。韩中建交30年来,韩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出现这种逆差尚属首次。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韩国的黄金市场。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那时起直到2022年,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顺差为6816亿美元,占总贸易顺差(7462亿美元)的91.3%。主力市场出现问题,韩国整体出口也不可能安然无恙。韩国总出口额连续6个月减少,贸易收支连续13个月逆差,在全球出口市场上,韩国的占有率降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2.74%)。如果再这样下去,“出口强国韩国”的头衔将岌岌可危,以出口为引擎的韩国经济将陷入危机。

市场上对恢复对华出口抱有期待的人不少,韩政府也是这么想。去年韩政府对对华出口减少的反应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冠大封锁”。但在中国重新开放(经济重启)后的几个月里,韩国出口仍旧持续低迷,韩政府立场随之发生了变化。韩国经济副总理秋庆镐最近表示,“如果中国经济复苏,一段时间过后,对韩国经济也会产生影响”。

茫然的期待感掩盖了问题的本质。韩专家们分析称,中国的制造业培育战略“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韩中出口从互补关系迅速转变为竞争关系。也就是说,韩中贸易结构发生了本质性变化。中国从2016年开始投入巨额产业补助金,致力于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的国产化。其结果显示,中国产品在中国市场取代韩国产品,在海外市场与韩货竞争。发展中国家培养技术力量,致力于进口替代,这是普遍战略。就像韩国追赶日本一样,中国也一直在努力追赶韩国,变化的贸易收支正反映了这一点。

韩国上届政权迟迟未落实的课题何止是国民年金制度改革?韩国财界和学术界早已提出应该调整偏向中国的贸易结构,但韩政府未予以妥善应对,即使说其只顾享受韩中经济合作带来的好处也不为过。韩国前总统文在寅2017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将中国比喻为“高山峰”,将韩国描述为“小国”,打击了国民的自豪感。韩国经济安于中国主导的供应链,错过了降低对华依赖度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现代汽车和乐天等韩国代表性企业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失败,关闭或撤出了工厂。

问题在于今后。一些人提出了与中国外交密切接触的必要性。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最近主张“基于国家利益的实用外交”、“改善对华关系”,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但“安美经中(安保靠拢美国,经济靠拢中国)”的做法在中美霸权战争时代并不起作用。认为向中国靠拢将有助于改善贸易收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因为在韩中关系比重远高于现在的上届政府时期,对华贸易收支已经急剧减少。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摆脱中国会继续留在韩国的顺差市场的安逸思维。中国正在迅速转变为内需型和自立型经济,不可能承受贸易逆差,继续购买可替代的韩国产品。产业结构高度化、确保绝对差距技术、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等答案已经出来了,只是在实践过程中,贸易逆差等痛苦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抱着将告别中国市场的觉悟,进一步致力于市场开拓和技术开发。我们已经晚了很久了。

中央日报
译 | 会庭 校 | 李佳欣 责编 | 刘尚哲 查看其它新闻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相关报道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