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3日,韩国报告了第二例猴痘确诊病例。该确诊患者从出现症状到被列为疑似患者,花了将近5天的时间。
4日,据韩国疾病管理厅透露,韩国国内第二例猴痘确诊患者A某在访问欧洲后于上个月18日入境,患者于两周后的本月1日在向保健所咨询自身情况时被防疫部门列为疑似患者。据悉,A某在入境检疫时并没有出现其他症状,但从10天后的上个月28日开始出现发烧、头痛、眩晕等症状。A某曾于上个月30日前往首尔某社区医院接受诊疗,但未能掌握其感染猴痘的可能性。
韩国疾病管理厅今年7月将DUR(医药品安全使用服务)和ITS(海外旅居史查询系统)联动起来,从猴痘确诊患者较多的5个国家(英国、西班牙、德国、葡萄牙、法国)入境韩国的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时,会将其海外旅居史自动通报给医疗团队。经确认,A某曾访问过猴痘病例频发的5个国家之一,因此在社区医院接受诊疗时,其海外旅行史被通报给了医疗团队。
对于社区医院未能怀疑A某感染猴痘的原因,韩国疾病管理厅负责人解释称,“虽然有海外旅行史,但并没有出现皮疹、水疱等猴痘典型症状”。
韩国疾病管理厅对A某在可传染期间接触的人员进行调查后,根据反映传染水平的危险度,确认了两名中风险接触者,属其家人、朋友,13名低风险接触者,曾在医院、药店等与该患者见面。考虑到猴痘的潜伏期最长为21天,中风险接触者将从接触之日起21天内,接受保健所的主动监视,确认每天的疑似症状。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