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积如山的黑名单事件,应该从头到尾进行全面调查

韩国检查机关针对文在寅政府时期发生的“产业通商资源部黑名单事件”,时隔三年重启调查并在不断提高调查力度。首尔东部地方检察院在3月25日对产业部核电站相关部门和企划调整室等人事相关部门进行扣押搜查后,昨天又对产业部附属的韩国东南发电公司等四个子公司进行闪电式扣押搜查,动作快到令人不禁怀疑此前检察为何会一直按兵不动。对于检方的这一行动,韩国朝野阵营的评价也迥然相异。
这一案件的要点是,文在寅政府上台后不久,产业部局长级干部于2017年9月将朴槿惠政府任命的韩国电力公司旗下四家发电公司的社长叫到首尔光化门一家酒店劝告他们辞职,剩余任期为1年零4个月至2年2个月不等的几位社长最终都提交了辞呈。当时的自由韩国党(现国民之力党)主张,这是强迫反对“去核电”政策的公共机关领导集体辞职的“黑名单”事件。他们在2019年1月控告前产业部长白云揆等人滥用职权,从此环境部黑名单事件正式立案。所谓“黑名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以特定人士不赞同政府的某一政策或与政府的理念不同等不正当理由,为给这些人带来不利而制作的名单”,是民主主义社会不能容忍的差别对待行为。当初,检察机关理应摒弃亲政府或反政府的倾向,彻底调查相关案件并查明真相。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这一案件的本质与“环境部黑名单事件”很类似,但先后针对环境部事件展开调查并起诉的时任首尔东部地方检察院长韩璨湜和刑事六部部长朱晋佑等人陆续被贬谪或被迫辞职后,对此案的调查也随之被搁置。在此过程中,甚至有传闻称一些具有亲政府倾向的东部地方检察院长曾给负责查案的检察官施压,迫使他们判处“无嫌疑”。
更严重的是,东部地方检察院手中还有好几起与环境部、产业部黑名单相似的案件有待调查。如“青瓦台特检组制作330个公共机关黑名单”、“国务总理室、科技部、统一部、教育部附属公共机关黑名单”案件等。在这些案件中,被检举控告人为前总统秘书室长任钟皙等人。除了不合逻辑的调查中断过程,还要查明其中是否存在掌权者滥用权力的问题,并对其应该追究相应责任。
执政党阵营主张,“这次的调查活动旨在迎合新政府,疑有政治意图”。检方则表示,“去年6月东部地检长换人,加上今年1月大法院判处前环境部长金恩京2年有期徒刑等,对环境部黑名单一案的定刑判决结果已出,给我们恢复了调查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事件的真相。针对该案的调查已经被搁置很久,希望检方抱着匡扶迟到的正义、重获国民信任的心态,通过彻底调查揭示黑名单事件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