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志士?首任议长?首任总统?我们到底纪念什么?
讨论李承晚值不值得纪念?要纪念什么?确实是个挺棘手的问题。
做为朝鲜王朝太宗嫡长子让宁大君庶子李欣的十四世孙,拥有王族身份,还是韩国第一位留美政治学博士,他早早享誉学界,并在民间有极高声望,这也是韩国境内和海参崴的六个地下政府的各大派系一致推举他做为首任临时大总统的原因。但就任后无法处理日渐严重的派系倾轧与路线分歧,加上财政与外交上的重重困难,导致其决心出走,采取外交救国的模式……这一点经常被后人嘲讽,认为他就是到处参加宴会,在杯觥交错间贪图享乐,与火里来水里去的金九全然不同。
纵然毛泽东有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若只知兵事,只习枪抱弹药,只会刀尖舔血,同样成就不了革命。诚如中华民国的创建,倡议者孙中山与军事行动者黄兴未有高低之分,仅仅是路线有所不同。
虽然他奔走了几十年的外交努力,并没有多少成就是事实。到苏联遭斯大林拒见,甚至直接驱逐出境;在美国又倍受冷落、四处碰壁。但他半生漂泊,仍为救国志业殚精竭虑。身为“独立运动家”的李承晚,与其他为独立运动奉献一生的建国先贤并无二致。
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由美苏托管,且对统一政府的成立意见分歧。他在阔别祖国33年后自美返国,也在美国的支持下,组成“朝鲜民主议院”并由他担任议长。而到1948年5月,因为联合国“只在可能的地区进行大选”的决议,半岛南部举行国会选举,同样在在驻韩美军的支持下,李承晚以制宪国会议长的身份领导了韩国宪法的制定,并在同年7月以92.3%的得票率获选为首任总统(附带一提,第二名候选人是金九,得票率仅6.7%),这一年,他73岁。
73岁后,屠龙勇者终成恶龙……
曾有人认为,以73岁作为分界,在此之前的李承晚无疑是个伟人。他是留美的精英知识分子、独立运动家、现代外交之父,也为这个国家奠定宪政民主的基石。
但随着大韩民国正式于1948年8月15日宣布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在9月9日成立,半岛自此分裂为两个国家。这使得李承晚有段时期被称为“半岛的罪人”,是“美国的走狗”。不过平心而论,当时国内残败不堪、物资匮乏,急切需要美国扶持。而任何个人的意志,都不足以令美苏两大强权对抗的格局发生变化。
而1949年的大事件,即是政治上倾向与北方建立联合政府、对美军大力抨击,与美方、李承晚和其他南方政党站对立的金九,在京桥庄遭暗杀身亡。后世不少评论都认定为李承晚下令暗杀,但没有实质证据,仅有刺客安斗熙是受时任国防部长官申性模指使这一项。
事实上,最初的政府高层本就各派系林立,各派系也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经常吵得不可开交。而无派系背景,甫掌大权的李承晚本人能否掌控申性模的作为不无疑义。再者当时的韩国政坛暗杀成风,在南方政党与原亲日派政治人物中,不少人都有动机刺杀他。

虽然金九遇刺,李承晚是受益者,但现有论据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全赖给李承晚并不公平。
其他73岁以后的事情,那些“屠龙勇者终成恶龙”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比如自他掌权,便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打压异己,透过”南朝鲜劳动党国会支部事件”整肃政坛。尔后确实也采取暗杀手段对付政敌,以削弱政治上的反对力量。
更糟糕的是,他竟把枪口对准人民,毫不留情地镇压左倾势力,制造各式的流血冲突。其中大家最清楚的是1948年至1954年,对济州岛长达六年半的屠戮,即“四三事件”,李承晚当局与美军共同残杀所有离海岸线五公里以上的人员,造成三到六万百姓死亡,成千上万的济州岛人流亡日本。而1948年10月的“丽水-顺天”事件,系因丽水与顺天的军队叛乱所引发的血腥镇压,也使八千平民受到杀害。
李承晚第一任期中,国会通过《国家保安法》,使能更轻易压制左派,也制造出“第二次国会间谍事件”,阻碍国会采取对其不利的内阁制改宪方案。
1950年5月第二次国会选举中,由于执政党势力被削弱,他便趁韩战爆发的机会,发动六月攻势。强力逮捕、处决由共产主义同情者及政治异见者组成的保导联盟,连带数十万人被处决。尔后数年或以清除“残余共匪”为由逮捕反对派议员、或是武装袭击由议员组成的反独裁斗争委员会,或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
为求连任,他动用警察和宪兵,以暴力手段威胁国会通过对他有利的“拔萃改宪案”。而为求第三任,强推被后世讥为数学上重大发明的“四舍五入改宪”,以取消对总统任期的限制。尔后竞选对手申翼熙又在大选中因过度疲劳过世,使他在这个极具争议的选举里,出任韩国第三任总统。
在这个任期的初始,他变本加厉,比如为反制舆论对他的批评、限制言论自由,颁布《国政保护临时措施法》;或指使心腹,也是副总统落选人的李起鹏暗杀副总统张勉,终究未遂,但使国会不得不通过难堪的《警告李承晚总统决议案》。
1958年他以间谍罪逮捕曹奉岩等7名进步党领袖,进一步取缔在野党。1959年,国会强行通过了《新国家保安法》,极度扩大“犯罪”的范围,以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合法外衣,从而引起国内舆论大量批判。他却充耳不闻,执意投入1960年第四届总统大选,期间各种无下限的操作,肆意践踏民主政治。包含趁对手赵炳玉因病去美国治疗时,宣布大选提前两个月,导致赵炳玉突发心脏病去世。或为保证自己与李起鹏当选正副总统,在选举过程中赤裸裸地舞弊。使得当选第四届总统同一天,马山便爆出大规模示威运动。终在4月19日,爆发要求他下台的大型学生运动,迫使他辞去总统一职,流亡美国夏威夷,并于五年后在檀香山病逝。
坦白说,73岁后,年事已高的李承晚,不管为了权力,或真有其使命感,都表现得非常、非常、非常昏聩。他无疑破坏了自由民主主义,踏上独裁者的道路,更犯下罄竹难书的过错。这即是他担任过首任元首、执政十二载、过世近六十年,但主流社会仍对那个时代持负面印象,也是未有国家层级纪念馆的主因。
※本文作者为联合大学(台湾)文化创意与数位行销学系助理教授林奕辰,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