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表忧虑”(去年3月25日);“表示遗憾”(去年9月28日);“深表遗憾”(去年10月19日);“强烈遗憾”(本月14日);“非常遗憾”(本月17日)。
回顾过去一年青瓦台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对朝鲜发射导弹的立场变化并加以概括,简单说来就是上面这些内容。自去年1月20日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朝鲜共发射了12次导弹(包括巡航导弹)。但韩国政府一直采取消极应对态度,只是机械性地重复“担忧”、“遗憾”等。
当然,青瓦台按照“深深遗憾”→“强烈遗憾”→“非常遗憾”的顺序也逐渐提高了措辞力度,但一次也没有用到“谴责”。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去年9月将“挑衅”一词视为问题后,NSC发布的官方立场中就连过去偶尔出现的“挑衅”一词也消失了。
虽然朝鲜前后进行了12次导弹威胁,但文在寅总统一次也没有亲自主持NSC会议。 NSC紧急会议每次都由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室长徐薰主持,只作为常任委员会召开。有分析认为,这是韩政府担心韩朝关系恶化而采取的措施。
文总统反而在朝鲜发射导弹一天后的去年10月1日在国军日纪念词中强调了终战宣言的必要性。当天的纪念词中甚至没有出现“朝鲜”和“导弹”的表述。
同一天,韩外交部长郑义溶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国政监查时表示,“现在是考虑放宽制裁的时候了”。他认为有必要采取激励措施将朝鲜引导到谈判桌前,但没有对朝鲜发射导弹的行为进行谴责和抗议。
在韩国政府对导弹发射采取消极应对的情况下,朝鲜的导弹能力在射程、速度、精确度等方面逐渐进化。据评估,本月11日发射的弹道导弹飞行速度最高达到10马赫。朝鲜发射导弹已经超越单纯的武力示威,成为直接的安保威胁。
特别是,朝鲜仅在本月就先后四次试射弹道导弹,加剧了紧张程度。虽然这明显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但政府仍然只是反复“表示遗憾”,与坚决回应相去甚远。
韩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社会谴责朝鲜发射导弹的行动。在10日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之前,美国等六国在联合声明中谴责称“朝鲜发射弹道导弹明显违反了多个安理会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