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1月16日通过视频形式进行的第一次领导人会晤上围绕台湾问题产生了正面冲突。
根据白宫消息和新华社的报道,拜登总统在会晤中表示,“美国长期一贯实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拜登总统接着表示,美国“反对改变台湾现状”,强调“希望维持台湾海峡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对此,习主席表示,“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表示“玩火者必自焚”。
习主席表示,“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和一个中国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据了解会晤情况的美方相关人士透露,两位领导人没有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文件发言,在台湾问题上进行了比原计划更激烈的对话。拜登总统表示,美国反对改变台湾问题的现状,反对武力统一,但习主席暗示,根据台湾方面的态度,中国可能会做出武力统一的选择。
拜登“对香港等人权问题表示关切”,习近平“维护中国主权”
拜登总统表示,“可以明确地说,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习近平主席表示,“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三点原则”,“一是相互尊重,二是和平共处,三是合作共赢”,“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不玩零和博弈”。
白宫方面表示,在这场除去中间15分钟休息时间一共进行了194分钟的会谈中,拜登总统对台湾、新疆、西藏、香港人权问题表示关切,提出中国不公平的经济惯例、南海和航行自由等问题,并围绕朝鲜问题与习主席交换了意见,但并未公开具体的会谈内容。
这是今年1月拜登总统就任后,两国领导人十个月来第一次举行会晤。期间两位领导人进行过两次电话通话,但不足以算作会谈。
美国官员表示,“整体来看,双方说出了各自要说的话,无论是意见一致的领域还是一不一样的领域,双方都进行了坦率对话”。正如白宫提前预告的情况,会谈结束后双方未发表共同声明,也未举行新闻发布会。
拜登“应设定防冲突安全护栏”
拜登总统在开场发言中表示“作为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我们有责任防止两国竞争有意或无意地演变成冲突,需要设定一个符合常识的安全护栏”。他还明确表示,有必要保护美国工人和工业不受中国政府不公正贸易和经济惯例的伤害,谈起保持印度太平洋自由开放的重要性,强调航海和航空自由对该地区繁荣的重要性。“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是美国在指责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强势态度时使用的概念。
习主席毫不让步地强调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表示双方“应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中方当然要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希望美方务必谨慎处理好与此有关的问题”。在经济问题上,习主席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双赢,在商言商,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
美国方面出席会谈的有国务卿托尼·布林肯、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白宫国家安全助理杰克·沙利文、国家安全理事会(NSC)印度太平洋调整官科特·坎贝尔等,中国方面与会的有经济副总理刘鹤、党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中央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负责美洲政策的副外长谢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