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幻象(vaccine euphoria)”成为仅持续一天的泡沫。

5月18日,Moderna发布消息称,公司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研究上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带动公司股价大涨,创下80美元的最高价格。与此同时,该公司团队发布了13亿美元规模的有偿增资计划,打算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募集新股。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斯蒂芬·班塞尔表示,“对疫苗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批量生产,需要一定的资金作支撑”,解释了有偿增资的必要性。但公司股价一天后便跌破了公募价格。
市场对疫苗作出敏感反应
美国医学专业媒体“STAT”的报道扣动了股价下跌的扳机。“STAT”当日引用专家的话报道称,“Moderna发布的疫苗第一阶段临床研究结果中,并没有公布足以对疫苗效果做出科学判断的数据,无法确定疫苗的效果”。

“STAT”的报道发布后,Moderna的股票开始下滑。彭博社表示,“从学术标准来看,Moderna的实验数据并不够充分”,“但全世界已经有490万人感染,32万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Moderna不够充分的实验结果也足以撬动市场上数万亿美元的资金”。
在证券市场的历史上,像Moderna一样一天之内泡沫破灭的情况不在少数。美国南北战争(1860年代)时期,关于战争的一则琐碎消息就可以导致纽约股价大幅震动。因此,股市便有了“听风闻买入、看新闻卖出”的投资名言。
市场对Moderna的幻想破灭,直接导致当日纽约股市集体下跌,道琼斯指数下跌390.51点(1.59%),收于24206.86点。
标准普尔(S&P)500指数下跌30.97点(1.05%),收于2922.94点;纳斯达克下跌49.72点(0.54%),收于9185.10点。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