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副总裁表示,“无人技术的目标不是开设无人商店”,“而是找到人类与机器最优分工的黄金比例”。他还表示,“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运营的无人超市几乎已经到了完成阶段”,“希望可以与韩国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12月13日,记者在京东商城X事业部北京办公室见到了肖副总裁并对其进行了采访。
问:无人机配送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去年投入商用的小型无人机已经在江苏、陕西、四川、海南等四个省份进行了1000次以上飞行,主要负责为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配送物品。以往给这些地方送货时,都需要积攒一周的订单,然后直接派人一起送货。但现在只有一箱订单也可以使用小型无人机进行配送,只用30分钟就能完成。大型无人机已经在上月首次试飞成功。型号为JD 800的无人机可以载重约800公斤,往返于不同物流中心之间,一次飞行的续航距离可达300~600公里。大型无人机主要负责物流中心之间的调配,可以减少库存积压,提高现金流动性。现在中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我们正一边提供服务,一边与中国航空当局共同制定相关法规制度。”
问:无人配送系统的进展如何?
“以上海无人仓库为起点,我们正不断扩展应用无人技术的物流中心。11月30日开业的湖南省长沙物流中心是一个全无人站点,没有安排一个人工看护,一切都由机器人操作完成,直至把货品送上无人配送车并到达目的地。这应该是世界首创。现在还在试运行过程中,以后会逐渐扩大试点范围。此外,我们还有往返于不同城市物流中心之间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经可以跑上高速道路进行行驶。”
问:无人技术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我们在中国开设有40多个无人超市,其中使用的人脸识别等技术已经发展到商用阶段。我们计划把这些技术出售给中国的零售店以及韩国等外国的零售店。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