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牡蛎来说,新鲜就是生命。你再会做菜,只要牡蛎不新鲜,也没法做出好味道。而且,不同于一般的肉,牡蛎不能冷冻,冷冻后再解冻,汤就会变白变稠,没味道了。”
这就是首尔钟路5街南海牡蛎汤饭餐厅老板郑顺姬(音,55岁)每天早晨都会从统营预定30-40公斤新鲜牡蛎的原因。

郑老板1989年在北仓洞开烤肉店,从此走上了做生意的道路。做了近20年的生意,她自认为已经是个生意场上的老将,但还是需要很多员工帮忙,工作也很累。于是,她在2007年决定把烤肉店改成牡蛎汤饭店。但问题是她对牡蛎并不了解,不知道该去哪里购买牡蛎。询问了周围的人,又在网上苦苦查找,才在统营找到了不错的供货商。
但实际上她拿到牡蛎不是不新鲜,就是送货时间不稳定。于是又找了三四家,最后才找到现在这家可以按时供应新鲜牡蛎的供货商。有了好食材,接下来还要解决如何做出好味道的问题。她走访了所有知名的牡蛎汤饭餐厅,并品尝了他们的菜品。从大型的品牌餐饮连锁店到以美味闻名的小店,她都找了个遍。
“得益于长期做餐饮的经验,只要尝一下,大概就能知道里面的食材以及做法。比起一味模仿人气餐厅的味道,我更倾向于参考各家餐厅的优点,努力做出自己的味道。”

虽然长时间经营烤肉生意,但实际上,郑老板对海产品更为熟悉。因为她出生于全罗南道的莞岛,经常能看到并吃到很多海产品。她还记得小时候去潮滩挖牡蛎和蛤蜊的事情。因为父母养殖紫菜,她还亲自去养殖场采集过紫菜。
由于烤肉店需要很多人手,考虑转型成其他餐饮店的时候,郑老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就喜欢吃的牡蛎。于是,她2007年在钟路开了一家牡蛎汤饭餐厅。直到最近,她使用的很多食材仍是从莞岛的父母那边拿到的。
作为一家美食店,这里却没有特别聘请的厨师。郑老板和丈夫亲自负责清洗食材及做菜。郑顺姬夫妻二人上午八点以前来到餐厅做好米饭和小菜,并清洗好当天的牡蛎。
“如果单独聘请厨师,应该会轻松很多。但是每次换了厨师,味道就会发生变化。从头到尾由我们夫妻二人负责,味道才不会改变。”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