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15日(当地时间),在德国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CeBIT)上发表主旨演讲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用智能手机扫描自己的面部订购了一套德国邮票。移动支付应用“支付宝”将扫描到的马云面部特征与提前录入的马云面部特征进行对比,通过了支付认证。这便是阿里巴巴公开“微笑支付(Smile To Pay)”人脸识别系统当时的情景。开发出该技术的是一家名为旷视科技的风险企业。
两年后的今年3月初,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发行的科学技术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人脸识别支付技术列为“十大创新技术”之一,将关注点聚焦到了开发出人脸识别软件“Face++”的中国初创企业旷视科技身上。

“中国”走在人脸识别技术商用化的前列,已经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支付、服务确认、犯罪者追踪等多个领域。在中国拥有1.2亿用户的支付宝最先引进了该公司技术,车辆共享企业“滴滴出行”也在使用这一技术确认驾驶员身份是否合法。旷视科技还不断得到来自各处的投资。彭博社消息称,去年12月,iPhone的最大组装企业台湾富士康公司和致力于开发人脸识别自动取款机的中国建设银行向旷视科技投资了1亿美元(约合1147亿韩元)。
人脸识别技术也是备受各大跨国公司关注的领域。谷歌、亚马逊、Facebook、百度等公司都在准备推出人脸识别支付服务。微软的Windows 10搭载了“人脸识别登录”功能,三星电子也在新推出的手机产品Galaxy S8中搭载了“人脸识别”手机解锁功能。

2011年,清华大学工科学生印奇、唐文斌、杨沐等三人聚到一起,在学校主办的创业征集大赛上发表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发的游戏“乌鸦来了”。这款游戏不仅荣获大赛的第一名,还登上了苹果应用商店(中国地区,2012年为准)游戏下载排名的第五名。于是,三人便顺势在同一年成立了旷视科技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的完成度,三人还前往美国纽约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集中学习了硬件技术。
他们的技术能力曾在2014年领先Facebook。根据新华社报道,“Face++”的人脸识别率达到97.27%,小幅高于Facebook(97.25%)。旷视科技的首席技术官唐文斌说“该程序算法的核心是将无数人脸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做成大数据并重复进行分析过程”。这也是该技术可以在0.01秒内识别出83个脸部特征,甚至可以识别出双胞胎不同特征的秘诀所在。
去年,旷视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印奇入选美国《福布斯》评出的“30位亚洲最有影响力的30岁以下青年人”。旷视科技已经获得1.5亿美元(1700亿韩元)以上的投资,公司价值已经超过2亿美元(2400亿韩元)。当然,该公司迄今还处于赤字经营阶段,为招揽人才和进行研究开发支付了巨额费用,他们还聘请到了曾经被誉为“微软计算机视觉领域天才”的首席科学家孙剑。

不过,该技术还存在一定争议。令人意外的是,争议恰恰出现在安全问题上。人脸识别的速度虽然比其他人体识别技术更快,但有的时候,人们仅使用照片就可以通过识别。此外,为预防恐怖和犯罪活动,中国公安当局在警车上搭载该系统对街道上过往的行人肆意进行识别侦查,导致该技术存在一定侵害隐私的争议。而且,已经精确到可以识别人物悲喜愤怒表情的精细人脸识别技术本身也引起了一定争议。这也是旷视科技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却始终难以进军海外市场的原因所在。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