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发出醉人幽香的“药典巷”
半月堂站是大邱地铁1号线与2号线相交汇的车站。从14号出口出来,向左边看就能够看见廉卖市场胡同的入口。这里的东西价格便宜,因此被人们称为“廉卖市场”。这里完全保留了从前传统市场的风貌。低矮的屋顶,似乎随时会倒塌下来;陈旧的铺板上面堆放着鲜鱼以及鱼干。在这里,只需要走上几步就可以感受到和与一街之隔的城市中心完全不相同的气氛。
离开廉卖市场胡同,就来到了年糕店胡同。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年糕,胡同摊位上摆放着的商品无论颜色还是质量都漂亮得如同艺术品一般,因此这里尤其受到外国友人的喜欢。朝鲜战争之后,被迫离开家乡的移民们来到乌梅市场附近,开始制作并经营年糕店,这条胡同就是这样变得有名起来的。
如果往年糕店胡同的右边走,就可以闻到幽然的韩药的香味。1650年开市的大邱药令市场的名声曾经远播中国和日本,是一个具有国际规模的药材市场。现在,药典胡同就静悄悄地藏身于大邱市中区南城路一带。这里不仅云集了全国各地商人,还有络绎不绝的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胡同里仍然开设有韩药店、韩医院、煎药店、药茶店等等100余家相关的店家,每年还会举行韩药庆典。

蕴藏着大邱近现代史的“历史胡同”
从华侨协会离开,来到设有天主教信徒会馆的巷子的话,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大邱市的基督教建筑当中最为美丽的旧第一教会。经过旧第一教会,往溪山墺(音)街道方向的胡同走的话,在林立的高层住宅当中可以看到国债补偿运动的发起人徐相燉以及革命诗人李相和的故居。从胡同里走出来,可以进入哥特式建筑溪山墺教堂。经过教堂从正门出来,穿过马路,小山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大邱第一教会。通往山顶的道路正是大邱历史名胜地“3·1运动”纪念地。1919年“3·1运动”爆发时,有1000余名学生经过这片山丘上的道路来到西门市场高呼“独立万岁”。跨过90个台阶,就可以来到大邱市的传教博物馆、医疗博物馆以及教育历史博物馆,这三处博物馆都已经被指定为大邱市的有形文化遗产。
在二十世纪初,这些建筑是美国传教士的私人住所。这里是大邱市最早的西洋式建筑,可以说是大邱市近代化的发源地。在这里还能找到100年前消失的大邱邑城的遗迹。
充满年轻活力的东城路街道

距离通信大街300米处的大街两旁有许多出售手机终端的店铺。这里店铺的招牌装饰的形形色色,这些招牌完全可以称的上是凝结着智慧的广告教材。夜市胡同(下图)里有很多大约只有2-3平方米的出售服装的小店铺,在这里能够买到价格低廉、款式独特的服装,对于年轻人而言格外具有吸引力。
与笔者同行的大邱中区区厅文化解说员表示,大邱市正在运营一个“市中心文化探访-胡同旅游”的项目,参加这个项目可以聆听到许多胡同里的故事。日程以及申请可以通过中区区厅的网站(http:///gu.jung.daegu.kr)完成。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