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现在的韩国经济现在却进入了慢性低增长时期。从2012年开始,韩国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四年低于潜在增长率。出口放缓是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韩国出口增加率从2012年开始急剧下滑,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最坏局面(-9.9%),而世界贸易停滞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大原因。世界经济从2012年开始停滞,去年更是下降了12%之多。另一原因是中国进入了中速增长时期。这也是导致韩国对华出口从2014年开始急剧减少的原因。今年上半年韩国对华出口减少的幅度(-14%)远高于总体出口降幅(-9.9%)。
在这种情况下,三大利空消息叠加出现,堪称雪上加霜。一是意指英国退出欧盟(EU)的英国脱欧,二是美国下届政权蒙上了浓重的贸易保护色彩,三是中国加速以消费为中心的增长战略转型。这三大因素将会导致本就停滞的世界贸易和韩国出口进一步萎缩。
缘何如此呢?英国脱欧虽然也会在长期范围对韩国造成间接影响,但这种打击并不严重,这种情况一般是英国脱欧导致欧盟经济恶化,中国作为对欧盟最大出口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并会反过来影响世界贸易,同时间接对韩国出口造成打击。
相反,美国因素的影响则是立刻而且直接的。无论谁成为下任总统,新孤立主义和反全球化趋势都会得到强化。不仅自贸协定(FTA)成为一纸空文、进口壁垒大幅变高,贸易盈余较多的国家还可能被指定为汇率操纵国家。韩国的对美出口必定会受到巨大打击。特别是,韩国被指定为汇率操纵国家的可能性很高,因为韩国出口虽有所减少,贸易盈余却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没有操纵汇率的解释因此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中国因素也会给韩国造成直接打击。且不提2000年代初期的荣耀,维持现状也将变得非常困难。韩国央行表示,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对华出口将会每年减少50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使保持现状不变,对华出口每年也会下降3~4%。为什么呢?因为韩国对华出口的90%以上都是中间材料和资本材料。也就是说,面对需要消费材料的中国市场,韩国至今还在提供资本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中国经济逐渐恢复,韩国出口自然也难以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把出口主力产品转移到消费材料和旅行、整容、健康等服务上来。

推动服务产业出口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韩国的服务产业非常落后,德法等国服务产业生产力对比制造业生产力的比例高达80~90%,韩国却只有46%,服务出口也极为有限。发达国家服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超过10%,韩国却只有7%出头,因此服务收支经常处于赤字状态。不过,发展服务产业是一个可以同时解决美国威胁和对华出口减少等问题的良好方案,发展服务业的初期还可以扩大服务产业赤字,避免被指定为汇率操纵国家。生产力提高后,还可以搭上中国消费中心经济战略的顺风车。
将服务业培育成一种出口产业同时也符合韩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成熟后,制造业自然会出现衰退。发达国家普遍用服务产业的增长和出口填补了这一空缺。而且,服务产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因此,在制造业陷入停滞的今天,我们必须从服务产业中寻找新的增长轴心,因为这是结构改革的首要出发点。
不幸的是,韩国的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服务产业发展基本法接连搁浅,教育与医疗等服务市场的开放也面临着重重阻碍。虽说这种现象源自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冲突,但在笔者看来,其中最主要还是政治失败的问题。本应发挥矛盾协调作用的政治圈反而在故意助长矛盾,导致社会协议功能整体处于缺失状态。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的日本就曾如此。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政治总是问题不断。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