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韩流景况美好,但数码环境引发的产业危机感并没有因为是偶像音乐产业而成为例外。虽然音乐市场马不停蹄地实现了从线下唱片到在线音源的整编,但音乐多样性却大大缩减。如果没有进入在线排行榜的上游,很快就会被遗忘。只要培养明星、发布好歌曲就行的时代正在走向消亡。这是大型演艺企划公司整体进行体制改善的原因。

◆自营频道时代
SM娱乐公司今年2月推出了数码音源频道“STATION”。李秀满代表称,“从发售正规、迷你专辑的传统方式中脱离出来,我们会持续自由地发售数码音源,不仅有SM旗下的音乐人,还将与外部艺术家、制作人等合作,进行大胆尝试”。
而就在SM公布计划当时,歌谣界整体的视线并不友善。还有人认为,大型演绎企划公司已经开始了想要独占数码音源市场的行动。而18个周过去的现在,STATION一共发布了18首歌曲。从曲风上来看,这些歌曲摆脱了以舞蹈为主的偶像组合音乐市场。不以线下活动为前提,只以数码形式发布歌曲,如此一来“多元化元素融合”更是自由。不仅有尹美莱、10cm等其他经纪公司的歌手参与其中,还让综艺咖转型为歌手。
SM的A&R本部长李胜秀(音)表示,“STATION是选择好音乐的广播DJ兼音乐导演,我们认为以名次排行榜为主的在线音源市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经过再三思虑,为了既想灵活利用旗下各音乐人的个性,又想积累多样的音乐成果,因此我们创建了STATION”。
预计各企划公司创建自主品牌音源频道的行动将会持续一段时期。歌手成始璄所属的Jellyfish娱乐公司推出了数码音源频道“Jellybox”,公布了《Superstar K》出身的刘承宇和《K-POP Star》出身的朴允荷的二人重唱歌曲。
“在剧变的音乐市场,通过广泛的音乐风格满足大众各种口味”,这是他们的抱负。同时,这也是没有平台只有内容远远不够的这一认识的产物。

◆朝向独立音乐市场的多样化
Loen娱乐公司6月1日公布称将建立旗下独立音乐厂牌“文化人”,这再次让弘大音乐市场骚动不已。而早在2014年,SM建立了旗下独立音乐厂牌“发电所”,去年YG娱乐公司也成立了类似的独立音乐厂牌“Highgrnd”。虽然发电所的活动多少有些微不足道,但Highgrnd却签下了Hyukoh、黑色裙子等备受瞩目的音乐人。文化人合并了独立音乐文化经验丰富的三个品牌(Doceanmusic、Musicabal、Evansmusic)。这一举动从2007年乐队张基河和脸孔们出道之后正式开始。10cm、玫瑰旅馆乐队、Hyukoh等后起明星们陆续出现,大型企划公司们也越来越关注。
据一位歌谣界相关人士称,“与偶像组合的出道费用达到数亿韩元相比,独立音乐市场才真是一块具有多样性魅力的野生宅旁地”。文化人共同代表崔元民(音)解释称,“在海外,大型企划公司与地下乐队的交流很活跃,对我们来说,我们具有能够灵活利用大型企划公司的网络关系和资本的优势”。
然而也存在担忧。有人认为,大型企划公司的资本流入后,这会使得两极化更加严重。音乐评论家金允河(音)表示,“在能够独立、自由地做音乐这一点上,独立音乐市场具有很大意义,而大型企划公司系统引进后,担心会让音乐市场变得整齐划一”。
◆加强故事性(Storytelling)
最近各大型演艺公司忙于雇佣作家。作家们的作用在于讲故事。这是通过具有真诚的故事来打造音乐家形象的战略。某歌谣界相关人员称,“JYP成功利用作家,给多少有些反感形象的某偶像添加了诚恳的孝子这一故事,在美国,正出现通过讲故事打造明星们形象的专门企业,这是一大趋势”。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