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他的就职演说并不出乎意料。他表示,“我会继承并保持创始人的精神,继续发展‘产业报国、人才第一和追求合理’的经营理念”。下面是三星核心人士对此后场景的回忆,“在湖岩艺术中心的就任仪式结束后,核心社长和秘书室相关人员都聚集在会长办公室。李会长拿出了沙发旁边的一张餐巾纸,将其对半折了之后再对半折,然后这样说道,‘先会长打造了这样进行管理的三星。’然后他突然将该餐巾纸撕成一缕一缕的,表示‘我打算这样完全改变三星’”。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到的“截至即将到来的90年代,我会将三星发展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和“我会进行第二创业”的决心,有些不寻常。
围绕着此次三星的人事调整,大家普遍的评价是“李在镕式的名誉革命”。也就是说,改变和稳定并重。李在镕副会长已经47岁了,代替正在与病魔做斗争的李会长对三星进行实质上的领导。据悉,起初三星内部部分高层曾考虑将李副会长推戴为实质上的控股公司——三星物产和第一毛织统合法人的会长,此次权当垫脚石,但李副会长一口回绝道“不要散布这种传言”。李副会长其间对“经营不累吗”的问题回答道,“我有抱怨劳累的资格吗?我运气好才遇到好的父母和很多优秀的前辈(经营者)”,一直将姿态放得很低。
但在李副会长领导下,三星正在发生着变化。就表面来看,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出售军工业和化学子公司。因为他判断认为,“当今时代,要在擅长或可以擅长的领域做到更好”。李副会长集中的领域是半导体和生物仿制药。因为他认为三星的竞争力在优秀的生产管理上。这些行业是靠“迅速的决策——迅速构建高效率生产线——高收益率”来支撑。他重用既是“工科大学的经营系”又以生产管理作为主要武器的产业工程系毕业的人才的原因也在于此。三星还非常关注以电子零件和传感器作为核心的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
而三星内部人士感到“李在镕式的名誉革命”的幅度和深度不同寻常则另有原因。三星出售了军工业子公司,还将三架专机和直升机全部出售。李副会长在必须进行海外出差时使用包机。当包机日程对不上时,他主要乘坐民航客机的商务舱。此外,他在参加吊丧等外部活动时也经常不带随行秘书,自己独自前往。这让集团内部非常担心,“如果出事就糟糕了”。连之前爱坐专机与头等舱的三星最高管理层也如坐针毡。李副会长的实用主义正悄无声息地在三星内部引起变化。
李健熙会长在进行“新经营”前的六年间因为流冷汗,无法入睡,体重下降了10公斤。现在三星也面临着不亚于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与外汇危机的状况,为对此进行应对,三星开始着手打造“壮实的身体”。现在美国的IT巨头们已构建了无法小觑的堡垒,中国也通过“小米”热潮正在猛烈追击。而与此同时,韩国经济却陷入低增长和低出生率的泥沼。李副会长再次出面主导三星的变化。三星未来变化到何种程度,现在还很难预测。但希望不要忘记李健熙会长的“未来十年内,现在三星的主力产业将会全部消失”的最终警告。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