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谷歌打造成世界最大规模网络企业的他最近深深沉迷于开发“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似乎回到了刚从大学毕业的25岁软件工程师时期。他便是10月29日面对韩国200多名新兴企业家进行演讲的Alphabet公司(谷歌持股公司)总裁埃里克·施密特(60岁)。
演讲在首尔江南区大峙洞“首尔谷歌校园”大楼举行,主题为“新兴企业的未来与全球战略”。但施密特会长口中最常出现的单词却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所谓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指计算机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预测未来的技术。施密特会长说“为什么一定要由人来开车?电脑的视力比人类好,作出判断也快,相比医院的医生,电脑可以更好地解读诊断结果”,“大家想想五年后的世界将会是怎样一番模样”。在此之前,他曾在五年前高声呼吁“Mobile First”理念。
施密特从去年开始强调“mobile only”时代。他说“mobile only依然有效,但未来5年后,机器学习将应用到所有产业领域”,“仅谷歌正在进行的相关项目就超过100个”。
对于韩国产业界的热门词汇——创业,他表示“生活久了就会发现,改变世界的总是那些小规模组织”,“韩国的少数大企业做得不错,但也必须创造一个小规模企业可以对大企业施加压力的企业生态环境”。他还向大家提出忠告,说“人生苦短”,“只有经历失败才能获得成功,希望大家积极创业”。
施密特会长似乎对韩国由政府主导构建“创业生态环境”的方式颇有微词。他说“经历过失败,才能拥有在竞争中获胜的能力,但政府可能不愿承受失败的风险,令人略感担心”。
他对于全球汽车共享企业“Uber”表示“如果说以前的大潮流是谷歌和Facebook,而现在的大潮流已经成了Uber”,“Uber的创始人特拉维斯·兰格尼(Travis Kalanick)出售的是自己的梦想”。施密特会长说“有些国家的政府规制阻碍了创新”,“Uber在韩国就很难发展,必须持续与政府管制作斗争”。
他谈到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是“亚洲中产层”。施密特会长说“现在生活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的数十亿贫困群体将在10~15年后成为中产层”,“(他们)将为世界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所以,大家必须找准他们需要的东西”。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