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行长在任职期间采取了各种改革措施,致力于将中国金融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然而伴随着急剧的改革,难免会产生相应的冲击及混乱,为避免出现这一状况,周行长一直配合实施速度调节措施,但仍留有夙愿有待完成。其一便是利率自由化,即在受中国政府掌控的诸多银行推行符合市场原理的自由化措施。目前,这一愿望的实现指日可待。
4月1日,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将从今年五月起实施《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条例》是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制定的。中国是主要经济国中唯一没有实施这一制度的国家,而该制度从讨论到付诸实践也前后历经了22个年头。《存款保险条例》可谓是中国实现利率自由化的前提条件,在给予了法律保护之后,下一步工作即为废除利息限额的规定,同时各银行间的竞争也将一触即发。周小川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即将迈出最后一步”,这项发言也与上述措施施行的先后顺序相呼应。
若中国实现了利率自由化,那么各银行间相互竞争、存款利率上升将成为必然。如此一来,银行极有可能会增加中小企业贷款,从而获取更多利率,但同时也应对届时可能发生的风险负责。截至目前,中国国有企业仍没有任何破产的忧患,按政府决议借取资金投入运营,与之相比,利率自由化则将按照市场原理实现资本分配。周小川表示,“利率上限极大可能在今年年内解除”。该发言虽展现出了一定的自信心,但“存在极大可能”这一说法也透露出实现利率自由化为期尚早、中国国内仍存在较多持反对意见的保守派这一讯息。
如今,已经67岁的周小川早已过了中国官员(65岁)退休的年纪。因此,习近平上台之后,也就是2013年的春天,不少人猜测周小川可能离任在即。然而习主席委派其担任“国家级职位”——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一职,他并未受到退休制度的限制,并继续留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似乎有意要在处理完所有事情之后卸任,对于长期对人民银行进行管理的周小川而言,实现利率自由化将是他递交的最后一份军令状。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