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周六)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光辉与阴影
상태바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光辉与阴影
  • 李熙玉 成均馆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
  • 上传 2008.12.19 08:37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30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从这一天开始的五天里,揭开改革开放之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1977年第三次上台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出席了此次会议。从那时直到今天,这整个过程就是中国现代史与“如果不改革就是坐以待毙,如果改革就是自寻死路”的两难选择的斗争和对话。

当世界年均经济增长率在过去三十年里只有3%的时候,中国创下了9.8%的纪录。曾经仅有206亿美元的贸易规模足足增加了100倍,达到2万1737亿美元,外汇储备也从1亿6700万美元增至2万亿美元。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融入到了全球网络之中,实现的成果达到了难以用现有教科书进行说明的程度,简直不可思议。因此,也曾有人尝试过用“中国模式论”解释这一现象。

牵引今日中国的两驾马车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是从人民公社被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的束缚被解开开始的。之后,改革的影响迅速波及城市,瓦解了城市中曾经作为劳动、生产和生活共同体的“单位”体系。改革的余势激活了劳动市场,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被改为股份制公司,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转让权获得了允许。这样的变化当然从根本上改变了大众的意识结构。

邓小平还提出了“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实际上,在没有特别资本的情况下,引进外资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引进外资的特点是吸引以华侨资本为首的海外直接投资,而非贷款。中国为此与美国建立了邦交、成立了经济特区,并以沿海区域的线连接特区的点,再向内陆的面扩张,实现了所谓的“点-线-面”。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更是使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历史性事件。

广泛的协商和实践项目也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支持。首先是平息理念之争,将经济建设作为“一个中心”。邓小平为了经济发展而“不争论”的号召被大众接受,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变得灵活起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标准不是“公共性”和“平等”,而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虽然仅局限在党内,但是中国围绕改革开放进行了很多讨论。1978年5月到1979年之间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题大讨论就是其起点。坚持原则并协调历史与现实的政治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崭露头角。由于改革开放派正确地捕捉了时代精神,中国告别了毛泽东时代,不再以权力之剑割裂历史,学会了同时包容成功与失败。因此,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不是保守与改革势力的斗争,围绕改革速度和幅度的争论成为了中心。 另一方面,过去30年里扑面而来的改革开放也留下了长长的阴影。不平衡发展造就了社会差距,即使拼命工作也不能摆脱家庭困境的贫困层(working poor)、逐渐增加的失业、金钱万能主义造成的腐败和道德松懈扩散了开来。 中国如今正在寻找新的道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为此指明了方向。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仅是更民主、环保和可持续,更必须扎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当然,这条路上埋伏着许多类似世界金融危机的伏兵,可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改革开放的30年如此,今后也将如此。同时,在中国“深化改革(deep reform)”的成功中,国际间的合作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中国的成功和失败不再局限于中国,而是与世界息息相关。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