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率高的理工领域学科都会将专业教育和学生的前途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定制型专业课程。东国大学2013年将物理系和半导体系合并成“物理半导体科学系”,新设立了“学系研究项目”课程,强化学生的研究能力。校内的量子功能半导体研究中心2009年入选海外优秀研究中心招商项目,与俄罗斯科学院的RAS研究所、美国UCLA的CNSI研究所展开了多项共同研究。以此为契机,该系与韩国电子零部件研究院、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签订业务备忘录(MOU),不断派遣学生前往实习。在一系列努力的带动下,该系学生就业率从2012年的55.6%一举上升到2013年的76.9%(在全韩国54所大学的物理系排名第三)。
韩国技术教育大学电子工学系2013年引进“Industry Professional Practice(IPP)”制度,规定学生在大三的两个学期前往半导体公司等地实习,最多可获15个学分。赵铉讃教授表示“该制度得到了学生的良好反响,参与人数从去年的5名上升到了今年的11名”。该系学生就业率高达91.4%,成为除护士系之外理工领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
系统性咨询顾问服务也是提升就业率的一大功臣。首尔市立大学化学工学系每学期都会在学生选课之前举行一场教授和学生之间“学业计划书咨询”活动。系主任郑哲秀(音)表示“我们系9名教授中7名都是自企业研究所出身”,“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他们负责指导学生,对提高就业率起到了一定帮助”。2013年该系就业率(85.4%)在全国58所大学的化学工学系排名第四。庆一大学机械汽车系(就业率79.2%,第三名)还会为没有顺利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就业顾问服务,该系的姜宇钟(音)教授表示“我们会帮助未能就业的毕业生找回自信,使他们不再彷徨”。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