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的“小吃政治”开始受到关注是从2012年年末当上党总书记后。12月29日,习近平迎着零下十度的凌冽寒风视察民情。距北京大约300公里的河北省阜平县是中国国内600多个的贫困县之一,习近平在此表示“窥一斑知全豹”。
也就是说,只要从北京驱车三个半小时就可以知道中国真正贫困的样子。他对当地干部表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嘱咐为改善贫困刻苦努力,他还视察了赤贫层的生活。但真正让中国老百姓关心的是习近平的菜单——“四菜一汤”,习近平当天吃的正是当地人常吃的蔬菜和炒鸡肉等菜,当然没有酒。此后这四菜一汤成为习近平视察地方时的标准菜单。
对于习近平朴素的用餐,中国大陆开始狂热是一年之后。去年12月28日中午,习近平突然现身位于北京月坛公园附近的庆丰包子铺,并拒绝了经理不用排队直接点菜的好意,一直在那里排队。还根据市民的推荐,点了猪肉大葱包、炒肝以及芥菜。共21元(大约3560韩元),这在此后被称为“主席套餐”,也成为庆丰包子铺的“热门”菜单。习近平与包子铺客人一起亲密共进午餐这一情景通过微博传到中国全境,反复成为热门话题。
习近平的“小吃政治”并未停止于此。年初访问内蒙古边防哨所时,习近平吃的是中国人常吃的西红柿炒蛋。2月中旬在会见台湾国民党元老连战后一起用餐时,吃了故乡陕西省民间代表小吃-羊肉泡馍。藉此,习近平也被称为“中华小吃宣传大使”。
上个月中旬,习近平访问了被称为中国地方官楷模的焦裕禄曾工作过的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为贫困县兰考县热血奋斗,终因肝癌在50年前去世,是一位革命烈士。习近平来到焦裕禄纪念馆表示“我来学习了”,在兰考县停留期间又表现出了一次“小吃政治”。他吃了河南人最常吃的15元人民币一份的大众小吃“烩面”,他还站在一户农家门前吃花生。习近平3月17日~18日住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宿舍,支付的所有餐费只有160元人民币。不用问就可以知道,在他的房间不让放鲜花或水果。

对于习近平这种“小吃路线”,还有人指出是在做“秀(show)”。习近平去年年末来到庆丰包子铺时表示“上午到当地巡视,到午餐时就过来了”。但庆丰包子铺附近的停车场管理员从当天早晨6点就接到了交管部门的电话“让留出停车位”,收到了相当于习近平饭钱十倍左右的200元人民币小费。但“秀”包含着两种意思,一种是演出,在这一点上,习近平的“小吃政治”的确是“秀”;但另一种是这种“秀”是否给大众带来乐趣。迄今为止,习近平的“小吃政治”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乐趣,从这一点上来看显然是成功的。
习近平的“小吃政治”追求的是什么?“民以食为天”是从中国悠久历史以来永恒的金玉良言。在这样的中国,官吏一样被视为“肉食者”。因为当百姓用蔬菜充饥时,而官吏却在吃肉。官吏和百姓从吃上就存在差异,习近平想要打破这种观念,试图通过与百姓吃一样的食物来缩小他领导的共产党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是水而党员是鱼”。也就是说,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员也无立足之地。强调习近平与人民一起吃饭是为在内治中突显党员和人民是一起生活、一起吃饭的家人,扩展到外交上就是“伙伴外交”。在中国,“伙伴”是中国古代兵役制中一起做饭吃的同事。
习近平的“小吃政治学”蕴含着想要呼唤人类本性之“情感的力量”。此外,在国际外交上也一样。去年,朴槿惠总统访华时,习近平继第一天晚宴后,第二天又破格主持午宴等,制造了两次一起就餐的机会,这也可以用该道理解释。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