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与韩国外大并列第一的庆熙大学今年以微弱的差距屈居第二。庆熙大学在海外派遣交换学生比例(6.8%)和外国留学生比例(9.2%)等指标上,均在所有评估大学中位列第一。

弘益大学通过扩大专业英语讲义的范围,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排名从2012年的29名上升到了第25名。弘益大学要求在英语圈国家获得最后学位的新教员每学期至少开设一门英语讲义,此外,学校还为用英语进行专业科目讲义的教授提供100万韩元的教材开发费用补助。

随着外国留学生数量增加,有的学校开始在留学生毕业后去向的问题上投入较大精力。汉阳大学机械工学系大四的赛米尔·赛勋(黎巴嫩)最近在学校的推荐下进入了韩国国内大企业的中东相关部门组。汉阳大学的国际合作处处长李基晶表示“最近中国留学生来韩留学的人数减少,主要是因为韩国学校对他们的就业情况关心度不够”,“不关心学生就业的大学将无法吸引外国留学生”。汉阳大学在国际化程度评估中排名第三。
为吸引来自各国的留学生,需要在学生入学前后进行细致的学生管理。KAIST为吸引优秀人才,会亲自前往泰国、土耳其和越南在当地举行入学说明会,对于入学后成绩大幅下降的留学生,学校会安排专职教员与学生进行单独谈话。在这一系列努力下,KAIST的外国留学生中途退学率从2年前的1.6%下降到今年春季学期的0.6%,而且在大学评估的留学生多样化指标中,该校也顺利排在榜首。
还有的大学致力于为不断增加的外籍教授创造良好环境,使其能够在韩国安居。外籍教授比例最高(38.6%)的韩世大学每周二都举行外籍教授与本国教授之间的例行见面会,此外,学校还为外籍教授提供免费午餐券,使他们能够经常与学生们接触。
在国际化方面排行靠前的大学已经超越扩大国际化业绩的阶段,开始探索韩国大学为世界做贡献的道路。最具代表性的事例是韩国外大从2011年开始邀请韩国战争参战勇士的后代在学校就读,并为其免除4年的全部学费和住宿费。韩国外大的校长朴哲表示“韩国大学应该积极寻找为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方法”。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