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新闻司副司长)田琦(47岁,照片)出席了9月24日在首尔举行的“第1届韩中公共外交论坛”。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担任主任。根据今年6月末朴槿惠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的协议,此次论坛由两国外交部主办、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理事长柳现锡)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共同主管。外交部公共外交大使马宁三和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等人出席了论坛。论坛期间本报记者见到了田常务部主任,并就中国政府的公共外交政策对他进行了采访。
-中国为何推进公共外交呢?
“为了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们想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我们也有必要让中国民众知道,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若想成为强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实现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中国梦’,友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看世界和国际社会看中国,这之间的分歧很大,您怎么看待这些分歧?
“比如说,国际社会担心不断富强的中国会追求霸权,但是中国国内民众却认为在对待挑起事端的其他国家上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够强硬。应该缩小这种视觉分歧。”
-公共外交追求的目标和理念是什么呢?
“合作与共同发展,我们希望中国人能生活得很好、韩国人也能幸福地生活。孟子所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中国的基本视角,我们尊重孔子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刚刚说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中国产“公共产品”
“中国首次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就是代表性的例子,还有中国式的儒教文化也是其中之一。这与韩国的韩流及美国的好莱坞大同小异。”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