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理工学系评估中,升到最上位圈和上位圈的学系的共同点就是符合社会和产业界的趋势,扩大研究和教育领域。KAIST产业和系统工学系2011年制作了金融工学辅修项目。产业工学过去一直停留在制造企业工序的效率化上,现在的趋势是向通信和金融扩张。2008年获得防卫事业厅支援,建立了“国防M&S(建模和模拟实验)特化研究中心”。研究在战时使用什么样的武器,进行什么样的训练比较有效率。该学系的申河用(音)教授称“我们从三年前就开始参考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和福岛核能泄漏事故,研究应对复杂灾难和如何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得益于特性化研究,该学系的外部支援研究费(每人2亿7516万韩元)在全国47所大学中位列第一位。
梨花女大环境工学系集中研究最近正在兴起的气候变化问题。2009年设立气候环境变化预测研究中心,从政府那里连续七年每年获得15亿韩元左右的研究费。东国大学产业系统工学系2005年接到政府电子标签(RFID)项目后,正在持续物流领域的研究。
活跃的产学合作是优秀学系的另一个“共同分母”。54个被评估的大学中,仁荷大学化学工学系SCI论文数量居第一,它正通过“热等离子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与附近2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继气体、液体、固体之后,被称为“物质第四态”的等离子是想要开发新素材的企业关注的领域。研究中心2009年与中小企业一起开发了分解在清洗半导体过程中发生的氟化合物的技术,并用于商业。氟化合物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之一。最近根据《京都议定书》,减少温室气体正成为整个制造业界的话题,是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
首尔市立大学环境工学部今年上升到了最上位圈,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合作,运营着首尔绿色环境支援中心、环保能源中心、水处理核心技术开发中心等各种研究所。水处理核心技术开发中心2011年与韩国国内中小企业合作,成功将曾一度依赖进口货的水质自动测定装置实现韩国国产化。该技术与现存的一个装置只能测量一种物质的装备不同,可以同时测量六种物质。将技术转移给五家中小企业、中坚企业,去年还获得了产学合作奖(产学合作财团)。水处理核心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金铉旭教授表示“水质自动测定装置通过国内企业出口到了斯里兰卡,现在在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地正在接受进口许可测试”。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