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当时朴前总统说“感觉这就是我人生的尽头”,而亲信安慰说“怎么说出这么懦弱的话”,听了这话后朴前总统没再说什么了。“不是,核武器是完全不同的层面。就算这样也有值得为国家拼命的价值吧?”长时间侍奉朴前总统的该人士回忆说,当时他的脸色凝重,之前从未看到他这样过。三个月后发生了10·26事件。直到现在核武器和该悲剧的因果关系依然很模糊,但该人士很长时间都未能摆脱疑虑。他说“核武器是可以毁灭自己的双刃剑”。
3年前,白善烨将军在《中央日报》上连载了“想要留下的故事”。这是真实描写韩国战争的回忆录。他还私下向《中央日报》的记者透露了那些不能刊发的故事。据悉,50年间白将军自己细细研究了金日成为何要南侵。“我所做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只要金日成指挥过师团兵力,绝对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但是因为他指挥的都是小队或中队单位的游击队战斗。如果金日成经历过大型战斗,就不会陷入冒险主义而盲目发动战争了。”哲学家戴维·休谟也说过经验统治着人类的思维。
让我们想起这两个场面的正是朝鲜连日过度的威胁。刚刚进行核试验的国家宣称“要行使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的权力”,这是第一次。朝鲜不断进行“不仅是首尔,连华盛顿都要将其变成火海”诸如此类的诅咒。那么,朝鲜的核攻击真的可能吗?从理性上考虑是不可能的。核不扩散条约(NPT)是一种消极的安全保障,它只是要求核持有国不能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而联合国安理会的255号决议案中明确规定一旦无核国家受到核攻击,其他核持有国要立即介入进行报复性打击。这是相当于核保护伞的积极的安全保障措施。因此,在朝鲜按下核按钮的瞬间,失去最多的一方可能是家族政权将会从地图上消失的朝鲜。
国立外交院教授尹德敏认为朝鲜核武器是用于内部统治的。“这与金正日继承权力的1993年比较相似。那年从年初开始到3月为止,金正日使用了宣布准战时状态和退出NPT等悬崖边战术。随着金正日4月担任国防委员长,局面突然发生了变化。”尹教授认为“从金正恩的立场来看,核和导弹是团结体制的最有效的手段”。而朝鲜为何会将紧张局势推到最高潮,也要从朝鲜内部而不是从韩国和美国身上寻找原因。
即使如此,现在依然还是存在变数。首先,三十岁的金正恩经验不足,可能会阻碍合理的判断。会叫的狗不咬人,但疯狗通常会不顾一切地扑过来。国际社会氛围也和以前迥然不同。正如世界知名媒体连日报道朝鲜核新闻,现在已是燃眉之急。昨天美国白宫转达称“奥巴马总统正致力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也开始禁止朝鲜银行们的非法营业,显露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对朝氛围。也许现在朝鲜已经如愿成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流动性也增大了,就像有些人主张的唯一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朝鲜的体制转变”一样。
而对于韩国来说,没有别的好办法。为保住核保护伞,韩国只能加强韩美同盟以及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要让中国认真考虑一下朝鲜对其来说是“资产”还是“负担”。朝鲜是唯一一个从NPT体制生效的1970年之后开发核武器并威胁核攻击的国家。朝鲜站在了核威胁最终是行得通还是会慢慢灭亡的岔路口上。核武器是具有破坏性诱惑的双刃剑。过去的40多年间,包括不中断自行核开发的国家,开发主角们几乎没有不遭受恐怖袭击或暗杀等悲剧命运的。也许朝鲜也会抱着核武器来加速自己的灭亡。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