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韩国YeShin集团会长朴相敦(51)的回忆。近四十年的时间过去了,那位少年现在已经成为了拥有10个品牌(5家公司)的服装集团的会长。
朴会长和服装结缘于东大门市场。16岁时他进入了缝纫厂,从剪线头开始,经历了上钮扣、裁缝助理,最终成为了裁缝。28岁时,他在市场开了间牛仔裤店,靠采用独特的水洗技术适得“snow jean”一鸣惊人。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品牌开始被大众关注。朴会长推出了中低价位的牛仔裤品牌“ONG”。虽然当时外汇危机让很多中小企业饱受煎熬,可是却给“ONG”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10万韩元左右的高价进口牛仔裤销售一落千丈之时,并不宽裕的顾客们纷纷选择了“ONG”。朴会长说道:“虽然24小时没怎么合眼,但是裤子刚做好就能卖出去的快乐让我忘记了疲劳”,“这也算是开启了服装界 ‘快速服装’的先河。”

朴会长最近周末常去卖场转,做些算账和包装的事情。他还向女儿辈的顾客问“最近喜欢哪位歌手”之类的问题。这正是朴会长为了亲近顾客做出的努力。朴会长的服装哲学是“服装必须由市场的力量来制造”。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读懂市场的感觉”。
朴会长以“ONG”的成功为基础,接连不断开发出新的品牌。例如基调为休闲的品牌Maru和Noton,欧洲风格的休闲品牌Codes Combine。
朴会长于3月在中国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路开设了3层的服装卖场。卖场对面是瑞典的服装H&M,旁边是西班牙的品牌。朴会长的梦想是将YeShin集团培养成为世界性的快速服装公司。他说:“最担心的就是不再成长”,“为了打入大市场而选择了中国”。朴会长还计划在澳门设立了设计研究开发中心。他的想法是“就算是边错边改,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打下基础”。最近,YeShin集团的主要子公司LEADERS PJ同上市公司DnECO的合并也是其向海外扩张的一个步骤。朴会长说道:“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待遇非常不同。我觉得有必要公开企业。”
YeShin集团3年前在公司附近开设了名为“Bauhaus”的15层的服装店,还拥有一家包含5个影院的剧场。卖黄牛票的少年现在已经成为了剧场的主人。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