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财政部部长姜万洙看到美国同日本、英国等5个国家缔结了货币交换协议,认为“我们如果也能那样的话,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从而开始考虑货币交换协议。10月13日,姜部长在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IMF)总会场逼迫美国。同美国达成货币交换协议是最为妥善的“美元保护伞”,但美国不会轻易地伸出援手。
一天以后的10月14日上午10时,姜部长在纽约赫尔姆斯利酒店同花旗集团副会长罗兹(Rhodes)、花旗集团顾问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会面时谈到:“如果韩国变卖美国国债,美国也将会蒙受巨大损失”,鲁宾顾问对此表示认同。罗兹副会长表示说:“我们马上将同纽约联邦银行蒂莫西·盖纳(Timothy Geithner)行长共进午餐,届时将转达阁下的意思。”这是一个事先未曾预料到的转折,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其实早在11年前韩国遭受金融危机时,当时在首尔和华尔街活动的姜部长、罗兹副会长、鲁宾顾问、蒂莫西行长4人就有过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1997年末,姜部长出任韩国财政经济院副部长,当时他努力劝说外国金融公司延长外债期限,也正是在花旗银行首尔支行协助下才达成协议的。1973年,当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时,所有人都弃韩国于不顾,唯独花旗银行向韩国提供借款。为了报答花旗银行,韩国政府于1987年破格允许花旗银行在韩国设立25家分行。
10月30日晚间在首尔新罗饭店召开的韩美财界会议欢迎会上,姜部长对作为美国方面代表出席会议的罗兹副会长说:“是您在韩国困难时拉了韩国一把”,并转达了自己由衷的谢意。罗兹副会长回答说:“韩国比10年前更加强大,如果能够度过这场危机,今后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