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这样的评价,铁凝从来不放在心上。她说:“我只想展示人原本的样子。”作家所说的“人原本的样子”不可能从刻意寻找共同点中来获得,反而从互相承认各自是不同的这一点出发。对记者提出的“东亚共同的价值是什么?”这一问题,她很慎重地回答说:“在冒然花功夫寻找共同点之前,需要先承认不同点。”
也许是因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文化大革命时被批判为“灰色分子”的经历,她排斥一切不承认多样性的理念(Ideology)。在上月30日举办的论坛上,她也说:“三国分明有着不同之处,单凭一次论坛就瞬间知己知彼只是一个浪漫的设想。然而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通过文学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对方。”
铁凝没有接触过太多的韩国文学,虽说认识高银、申京淑、殷熙耕,但没有很深的交情。她谈了自己的打算:“现在才是第一步。通过这次论坛我想能和这些作家互相沟通,个人很想结交这些朋友。要是能多翻译我的作品就好了。”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