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GI在会议上提出了14条重新搞活美国就业岗位的实用性方案。其中,将“节能”同就业岗位联系到一起的构想最引人注意。以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的节能工程为例。该大厦改造了冷气、暖气、照明、隔热设备,更换成了能效高的窗玻璃。通过这一改造,每年节约的能源费用为440万美元,五年节约下来的费用就同工程费用一样多。而且这个项目创造了252个就业岗位。CGI认为,如果这样的项目扩大至全美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可以创造1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换个话题,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本报登载过的“高尔夫球场灯火管制”的报道。那时报道韩国政府为节能而实施了夜间照明管制之后的一个高尔夫球场的真实情况。据此,灯火管制将使这个高尔夫球场每年节约电费2亿5000万韩元,同时可以减少32亿韩元的税和261个就业岗位。同样是节能,产生的效果却同美国的事例正好相反。
我们再将话题转换到上个月中旬李明博总统以下的国务总理和部长·次官以及青瓦台室长和首席秘书级别出席的“扩大内需国政讨论会”上。与会人员都认为只有内需活跃,平民经济才能够生存,有人提出了“实施公共工作时间8·5制度”、“代替公休日制度”等构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增加休息时间,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出口增加只会让大企业赚钱,内需扩大了,平民经济才会搞活,这种认识太正确了,是非常卓越的问题认识。
但这里遗漏了一点。那就是老百姓在增加了的休息时间里花什么钱?据说公务员们最近都为了省钱而不打高尔夫球,在院内食堂吃饭。有钱人们也不去一到晚上就得关灯的娱乐设施了,为了保重身体也不动钱包了。但问题是只有有钱人在高尔夫球场里花钱,钱才能够流到球童或拔草、清扫的老百姓的口袋里。只有公务员们在外面的饭店里吃饭,饭店老板才能够生存。只有有钱人花钱到肚子疼,老百姓们才能够填饱肚子,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如果把他们的钱包封锁起来不让他们消费,老百姓的钱包又由谁来填满呢?
为了节能,高尔夫球场夜间不能开放?如果是克林顿,他不会不让高尔夫球场不开灯,而是会采取通过安装太阳能等来生产电力的方案。因为如果这样,太阳能企业也能赚钱,夜间工作的高尔夫球场职员也能够有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休息时间花自己赚来的钱,内需也可以被搞活了。
在节能方针方面,像现在这样油价高的时候进行管制是正确的。但比起方针,就业岗位更需要创意性。没有创意的公职人员不是“公仆”,而是这个社会的“负债”。笔者非常羡慕有前总统提出增加就业岗位主意的美国。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