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今年初,来到首尔小公洞乐天免税店的日本游客山田左二巴(Yamada Domoe,20岁,女)进入免税店后,直接来到了韩国化妆品专柜。她购买的物品是BB霜。她已经和朋友们约好了,作为访问韩国的纪念,将买韩国BB霜和面膜带回去。在该免税店设立专柜的韩国国内品牌——Crazy Monkey去年仅BB霜和面膜在该卖场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1亿韩元。山田小姐说“韩国化妆品在日本以优良品质闻名”。

“韩版”。在中国最大网络购物中心——淘宝上,仅上个月20日这一天就有38万多人搜索了这个单词,排名人气搜索词第3名。如果把像韩版服装和韩国外套这样的单词合在一起,搜索韩国产服装的人超过120万人。要买韩国衣服的网民是如此之多。韩国网购企业Accommate抓住这样巨大的人气,正乘风破浪快速发展。通过连接中国消费者和韩国服装购物中心的中国网站thejamy.com、Accommate去年实现了280亿韩元的销售额。这是在2007年夏天开业后,仅用3年半便收获的成果。
韩流对促成这样的人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全部,最基本的还是品质。细致的针线手工、优质的素材,再加上快速敏捷的产品化是竞争力的基础。Accommate的姜哲亨(音)代表说:“材质和色泽好也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仅用一两天就能把流行的衣服制成产品的速度是韩国时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东大门一带,有很多30~40年一直从事缝纫的能工巧匠,缝纫品质堪比世界水平”。
服装企业衣恋被认为是成功进军中国时尚市场的事例。该公司去年在中国创下了1万2000亿韩元的销售业绩。2005年在中国的销售额才不过1300多亿韩元,5年间就增加了近10倍。
经营企划本部长、衣恋中国法人金满秀(音)说:“韩国式的快速生产系统和彻底的设计当地化是成功的钥匙”,“我认为,不是因为是韩国产品而畅销,是因为产品好,所以人们才买韩国衣服”。
换言之,不是发生了因原产地的形象而使产品看起来不错的“原产地效果”,而是产生了因产品好所以开始信任原产地的文化和产业水平的“逆原产地效果”。首尔大学消费者儿童系的金兰道(音)教授解释说,“产品品质优良促使人们认为制造产品的国家的文化水平高的现象被称为逆原产地效果”,“在时尚和化妆品产品的出口局面中,可能出现这种逆原产地效果”。
证明韩国美产业竞争力的证据是“逆出口”。获得许可才可以引进欧洲时尚品牌的韩国企业们在韩国制造产品后,逆出口到欧洲的本公司。算是韩国的设计和产品力凌驾于本公司的事实得到了认同。LG时尚的Lafuma便是代表实例。儿童服装企业HappylandF&C在韩国国内生产法国品牌absorba,然后出口中国。
专家们指出,狭小的市场和挑剔的消费者是韩国美产业具备世界竞争力的背景。内需市场小、竞争激烈,而且女性消费者们非常注重外表,不随便使用产品。甚至被指为社会问题的外表至上主义反而成了美产业发展的养料。LG生活健康的成侑镇(音)课长解释说,“韩国女性十分关注皮肤,这在中国和日本也被广泛熟知”,“想要模仿韩国女性的皮肤管理法、韩国女性的化妆法的亚洲人们成了韩国化妆品品牌的主要顾客”。
专家们期待附加价值高的美产业会成为交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时代的新的突破口。首尔大学经营系教授朴南奎(音)把美产业命名为“有色半导体”。这就是具备竞争力的美产业品牌创出巨大附加价值的原因。朴教授解释说,“不仅要有技术,只有有了设计和文化背景做后盾才能取得成功。从这一点来看,美产业竞争力是衡量发达国家的标准”,“细分化的竞争力和速度变得越来越重要,韩国在这两个层面都展现着优势”。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