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等左右地球村政治、经济的首脑们举行G20峰会的最后一天,在当天宣布大会压轴的《首尔宣言》时,朝鲜通过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保合作中心的所长赫克(Siegfried S. Hecker)向国际社会炫耀了其“铀浓缩能力”。G20前夕,政府曾担心朝鲜会进行恐怖威胁或在军事方面进行紧急调整,但朝鲜却出人意料地以其他方式给了包括美国和韩国在内的全世界一次试探性的冲击。
朝鲜在过去就一直和国际社会作对,经常选择举办大型活动的日子进行挑衅煽动。2006年7月5日凌晨,朝鲜在咸北花台郡舞水端里向太平洋发射了大浦洞2号远程导弹,当天正是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朝鲜发射远程导弹的时刻,美国华盛顿白宫附近正在举行朗读《独立宣言》的活动。当时美国媒体们对朝鲜的导弹发射时间表现出了很敏感的反应。《纽约时报(NYT)》2006年7月5日的报道中援引艾什顿·卡特(Ashton B. Carter)教授的话,报道称“(朝鲜)在7月4日独立日进行这种挑衅是非常咄咄逼人的。幸好(导弹发射)失败,真是万幸”。
朝鲜在3年后的2009年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之前,再次在江原道元山附近的旗杆岭导弹基地向东海发射了7枚中程芦洞导弹。2008年8月,在朝鲜发布最高级别的《外务省声明》,宣布“中断无核化措施”时,也同样选择了美国民主党召开全党大会的25日(韩国时间26日)。无核化措施虽已在该月14日中断,但朝鲜特地等了12天,等到这天来发布该消息。
国防研究院安保战略研究中心的院长白承周11月22日解释说:“这次公开铀浓缩设施,朝鲜应该也是特意选的日子”,“朝鲜表现了不会向外部压力屈服、坚持成为拥核国,并要求在承认朝鲜为拥核国的基础上与美国等国际社会进行协商的意志”。
东国大学教授(朝鲜学)金榕炫也分析称:“朝鲜这次公开铀浓缩设施应该是周密地对时间进行了计算”,“这是朝鲜用最极端的方法向国际社会表示,他们拥有对抗国际社会的王牌”。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