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周日)
韩国大学校园里的梦想和浪漫为何消失了
상태바
韩国大学校园里的梦想和浪漫为何消失了
  • 《经济学家》韩国版
  • 上传 2010.01.14 15:5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大学的氛围发生了变化。梦想和浪漫已经消失很久了。被埋没在史无前例的就业难中的20几岁的大学生们蜷起了肩膀。

2009年12月27日,位于首尔的A大学K教授研究室,随着“笃笃”的敲门声走进来一名学生。来意是什么呢?是请求把学分降到C以下。

该学生的学分是B+,虽然是个不错的学分,但是看起来他并不满意。K教授问起了理由。该生马上做出了奇怪的回答:“要想就业,学分要高一些,B+是不够的。请帮我把学分降到C以下,让我可以重修。”

K教授有些惊慌。虽然见过很多苦苦哀求只要不给F学分就可以的学生,但是自己主动找来希望降低学分学生还是初次遇到。“未来该有多么的不安才会……”K教授反复回味着苦涩感。

迷惘一代的悲欢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对于追求梦想太刻薄了。眼前就要担心吃穿,哪里还有什么梦想。这就是出现“现在大学里既没有梦想也没有浪漫”说法的原因。

延世大学的金皓起(社会学)教授说:“1988年首尔奥运会以后出生的一代是在经济上享受着丰足的生活成长起来的,正生活在被称为就业难的相对丧失感中,因此有很多内在的不满和恐怖。”最近20几岁的年轻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迷惘的一代”指的是1990年代初期进行求职活动的日本青年层。这一代人需要在日本长达10年的不景气状况中进行心惊肉跳的就业竞争。“5人中有1人失业的状态”和我们的大学生很相似。

韩国大学生最近的话题当然是就业。百年不遇的全球不景气为青年失业火上加油。2009年11月统计厅统计的青年失业者人数是32万5千人,如果再加上不进行求职活动或正在进行就业准备的青年,则达到了120万。全体980万余名青年层中有12%左右没有工作。

就业了的青年的工作也并非很安定。作为合同工,甚至是短期临时工的人也很多。推迟毕业、留在学校进行就业准备的“第9学期在校生”也在每年增加。首尔的H大学经营学系的2009年(第二学期)的9学期在校生是41名,比2005年增加了46%。

因就业难而发生改变的大学文化

因遭受了就业难的伤害而放弃就业的自发性无业者也同样增加了。即既然明显不会被选中,何必非要挑战呢。这自然导致产生了“失败者(loser)文化”。这一文化指的是因反复的失败而对社会要求的基准感到幻灭,而自觉被淘汰的现象。

《经济学家》为了考察20多岁大学生的苦恼和悲欢,与大学生文化创造社团“生存竞争”共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制造了个假想人物“崔未来”。 全国450名大学生接受了2009年12月28~31日实施的问卷调查,误差范围是在信赖水准95%的基础上±1.06个百分点。

通过假想人物崔未来看到的20几岁大学生:

- 比起大学形象(34%),专业(40%)更重要;

- 一个月阅读2本以上自我启发(31%)和专业(19%)书籍

- 上课时间以外的学习时间每天在3个小时左右(53%);

- 学费由父母负担(74%),不关心打工(3%);

- 直到就业之前不独立(36%);

- 每月支出30万~50万韩元(43%),90%以上花在食品、娱乐上;

- 希望就业的岗位是外企(46%);

- 希望的年薪是大企业水准2400万~3000万韩元(48%);

- 如果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话,当然就业(74%);

- 最担心的事情是就业(60%);

- 取得3~4个资格证(57%),社团活动也与就业相关(44%);

- 因为经济负担没有取得spec(求职者中,对于学历、学分、TOEIC等综合分数的叫法)(65%),还感受到心理上的剥夺感(64%);

- 幸福指数在70~90分之间(42%)。

※资料:《经济学家》-大学生文化创造社团“生存竞争”问卷调查(全国450名大学生),括号内的数字是作答率。

崔未来对自己的专业感到满意(75%),比起大学形象(34%)来,更重视专业(40%)。比起教养书籍来,更爱读自我开发(31%)和专业(19%)书籍。最近关注的领域是语言(44%)。20几岁大学生认为为了就业,最需要的spec是语言。学费由父母(74%)负担,对于打工(3%)几乎不怎么关心。

想独立的想法也不多。希望毕业后(36%)或者一直到就业前(36%)都依赖父母。即使说是“新袋鼠族”也不为过。

20几岁大学生是新袋鼠族

看来口袋里的情况是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充裕。崔未来每月花费30万~50万(43%)韩元,大部分是食品和娱乐(95%),其中20万~35万韩元是来自父母腰包的钱。Hanshin大学信息通讯系学生权美贤(音,22岁)说:“很多父母让把打工的时间用来学习,给大把的零花钱。”

希望就业的岗位是外企(46%)。原因是年薪。崔未来认为每年应该获得2400万~3000万韩元(48%),这是大企业第一年年薪的水准。但并不是说就完全没有在中小企业就业的意愿。只要公司的信用度不错(36%),即使认知度低一些也有就业想法的人很多。

崔未来最大的担心是就业(60%)。加入社团的时候也首先考虑是否有助于就业(44%)。

相信能否就业的判断基准仍然是学历(51%)。崔未来埋头于积累spec,因为认为最少应该去的3~4个(57%)资格证。如果拥有更多的spec的话,希望把“有的钱和没有的钱”全都用来花掉。

崔未来喊着说“因为经济负担,很难比别多拥有更多的spec(65%)”,由于这样的原因感受到了“心理剥夺感(64%)”。但是绝对不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的,认为自己的幸福指数在70~90分(42%)之间。通过崔未来看到的20几岁大学生是实利主义者,忠实于自己的事情,喜恶分明。虽然未来阻隔着很多的难关,但是总是堂堂正正,幸福指数很高。

这与以前的分析结果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青年失业只是提出了千篇一律的应对方案。现在的对策与10年前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们是在用成年人的眼光而不是用20几岁大学生的眼光在看待青年失业的问题。

因为高学历者被大量培养出来而致使青年失业增加的分析、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比我们的大学生数量过多的分析等也不再是新鲜话题。目前我们眼前就是200万大学生的时代,没有人不知道大学毕业证并没什么了不起。最近大学生为积累spec而红了眼不也是因为这样的理由吗。

我们现在应该准备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雇佣吸收力。最近大学生在重视年薪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企业的安定性和成长可能性,福利是排在其后的问题。

“完全推翻”青年失业对策

汉阳大学数学系学生柳浩镇(音,25岁)说:“20几岁的大学生是理性的,非常清楚中小企业的福利水准比不上大企业。”全北大学生物产业机械工学系学生黄元泽(音,26岁)也强调说:“中小企业如果规划确实、财务状态等的安定性较高的话,完全没理由不去就业。”

但是,青年就业者并不是一定涌到具有发展前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该自觉地更多宣传自己的公司。这意味着不要坐等人才,还是应该行动起来去发掘。要想提高雇佣吸收力,只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的帮助也是切实的。应该制定大手笔的方案来使企业通过扩大投资创造出工作岗位。

大学生们要领悟到仅凭借外表光鲜的就业资本已经不能再对就业和未来设计有所帮助的事实。大企业也应该亲自展现“spec仅仅是spec而已”这点。某大企业人事负责人说:“各企业不通过就业资本来判断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资质,最近主要看挑战精神、成功意识、道德性和正确的价值观和组织适应力。”但是问题是不折不扣地相信这句话的大学生不多。

现在的20几岁的年轻人是背负韩国经济未来的主力军。他们如果不能很好地成长,韩国经济或许将会被关在黑暗的隧道中。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