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隐因其缠绵悱恻的爱情诗而闻名于世,而他的此类诗作品多以“无题”作为标题。在其中的一首诗中有这么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猜测:诗中描写的诗人思慕的对象很有可能是一位高不可攀的女性,如果她不是一位高贵的贵族,就应该是一位身着他人无法效仿的高贵装饰的女性。这里,我们姑且先不管她到底是谁,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
百花盛开凭借的是东风(春风)之力,而东风(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自己的“无力”,导致无法与自己“朝思梦想”的恋人相见。然而,在当今中国,人们对此诗句的理解却与诗人的初衷不一致。
证券市场中,当主要股票的暴跌引起其它股票一起下跌时会引用该诗句。此外,该诗句主要使用于政治方面,既当核心机构不能正常运转而导致整个政治根基受到影响的时候。
韩国政府的整体 “无力”让我想起了李商隐的这句诗。1500余名的示威队非法占据了道路,警察却“失魂落魄”未能及时制止事态的扩大,好像觉得自己没有被打就“阿弥陀佛”了。号称政府改革政策代表作的国有企业改革也似乎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出现了“倒退”现象。
不仅在国内问题上如此,在国际问题上也一样。面对日本在独岛问题上的挑衅,政府的应对措施过于软弱;亚洲地区安保论坛(ARF)期间,在朝鲜外交攻势面前,政府依旧是毫无“反击”之力。国内、国际问题上的种种“纰漏”让人联想起梅雨季节四处漏雨的屋顶。
李商隐是世纪末的文人,主要使用唯美而凄凉的诗句。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为什么将令人感伤的李商隐的诗歌应用在李明博政府上。似乎连执政党国会代表都对此感到寒心,曾表示:“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要进行政权交替。”
我们需要找到导致“无力”的根源。如果国家的“指挥塔”——青瓦台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它就将只是“无力的东风”。如果我们不能发现主要矛盾所在,其结果也是显然易见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对症下药”的坚强意志了。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