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当地时间16日至17日在马耳他举行会晤。
美国白宫和中国外交部17日就会谈结果发表联合声明,称双方进行了“坦诚的、务实的和建设性的对话”。会谈在前后两天内持续了12个小时。
白宫在一份报道中表示“(此次会谈)覆盖了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主要关切,以及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包括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侵略和两岸问题”,“美国注意到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双方承诺保持这一战略沟通渠道,并在未来数月推动在关键领域的进一步高层接触和磋商”。
中国外交部表示,双方同意继续落实去年11月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双方高层交往,举行亚太事务磋商、海洋事务磋商、外交政策磋商,并表示双方还讨论了亚太地区局势、乌克兰、韩半岛等国际和地区问题。这表示议题中也包括上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朝俄首脑会谈。
这是两位外交官员今年5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后时隔4个月的再次会晤。两国关系在2月的侦察气球事件后一度遇冷,但以此次会晤为契机,双方关系得以缓和。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分别于6月、7月和8月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访问之后,两国高层的沟通渠道得以恢复。
最重要的是,此次会谈可能是为在今年11月美国旧金山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为促成习拜会而举行。彭博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举行习拜会的可能性是此次会晤的议题”。
白宫提到的承诺“更多高层磋商”中可能也包括王毅外长的访问。王毅原定于本周出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但最终没有前往纽约,而是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这让人们猜测马耳他会议可能是匆忙安排的。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FT)报道称,王毅将于下月访问美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6月访问北京期间同意王毅访美,这将使中美首脑会谈在11月举行的可能性增加。王毅外长当天访问俄罗斯会见了拉夫罗夫外长。在此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天宣布“应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将于9月18日至21日赴俄举行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
王毅外长不去纽约联合国大会而是选择前往莫斯科的行动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中国对最近朝俄抱团表现出的立场。访问期间,预计王毅还将讨论普京总统参加下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首脑会谈事宜。如何协调普京总统10月访华以及习近平主席11月访美将成为未来中美关系和中朝俄关系的晴雨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