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对朝鲜的战术核武器挑衅等采取补救措施

韩美核咨商小组(NCG)第一次会议昨天在首尔龙山总统办公室举行。韩美核咨商小组是讨论韩美两国在朝鲜核和导弹问题上加强"延伸威慑(Extended deterrence)"合作方案的协议机制。韩美两国在今年4月迎来韩美同盟70周年之际根据尹锡悦总统和拜登总统签署的《华盛顿宣言》成立该机制,作为成立后的首次会议具有深远意义。
考虑到第一次会议的重要性,尹锡悦总统当天在国务会议之前亲自来到NCG会场向两国代表团表示鼓励。尹锡悦总统在会上嘱咐道"NCG应该通过加强延伸威慑的执行力,密切应对愈演愈烈的朝鲜核导弹威胁"。
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称,"目前两国延伸威慑将通过NCG走向韩美共同协商决定、共同行动的一体型延伸威慑体制"。
双方寻求韩国向美国的核战略提供非核战斗力的共同企划和实行方案,为此双方就通过NCG协调并履行有关核的各种图象训练和模拟训练达成了协议。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印度太平洋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表示,"今后也会一如既往为充分发挥核遏制力寻求一切措施",同时破例公开了美国战略核潜艇(SSBN)自1981年以后时隔42年停靠釜山港的事实。
朝鲜在NCG之前的12日发射了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8型"。在NCG举行的前一天,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主张"美国要明白,越是强化延伸威慑体制,越是扩大军事同盟体制,就越会让我们远离他们所希望的谈判桌"。
有人指出,在朝鲜的态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虽然召开了NCG会议,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应对朝鲜核和导弹挑衅的对策。延伸威慑以美军战略资产在韩半岛部署等战略核层面的应对为主,但不少人指出,若朝鲜使用被称为朝鲜版伊斯坎德尔的射程400~600公里的KN-23短程弹道导弹进行战术核挑衅,延伸威慑的应对明显不够。
在韩国,支持自行核武装的舆论在今年年初已超过了70%。这意味着,不少人对于美国提供的"核保护伞"并不十分信任。如果主张韩国自行核武装的舆论高涨,到时再采取措施恐怕得不偿失。韩美当局须从多方面拿出足以让民众安心的实质性追加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