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都在因飞涨的物价而受苦。这是乌克兰战争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新冠肺炎“清零”防疫政策带来的供应链混乱、气候条件恶化导致的粮食收成减少等不利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5个主要成员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平均上涨9.6%,较4月份(9.2%)上升了0.4个百分点,创下了自1988年8月以后33年零1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经合组织对此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而导致的”。
涨幅超过两位数的国家有10个,其中土耳其物价上涨率最高,为73.5%。土耳其物价上涨的首要原因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土耳其政府在物价上涨时期强行下调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也是导致土耳其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土耳其央行从去年9月开始一反常规地连续四个月降息。
其后依次是爱沙尼亚(20.0%)、立陶宛(18.9%)、拉脱维亚(16.9%)、捷克(16.0%)、波兰(13.9%)、斯洛伐克(12.6%)、智利(11.5%)、希腊(11.3%)、匈牙利(10.7%)等。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原材料依赖程度都比较高。
与OECD主要国家相比,韩国5月份物价上升率(5.4%)还算好的。在35个国家的上升率由低到高排名中,韩国排第五。七国集团(G7)上升率为7.5%,美国的物价上升至8.6%。英国(7.9%)、德国(7.9%)、加拿大(7.7%)等国家的物价也处于高居不下的状态。日本物价上升率最低,为2.5%。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