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林欣仪(23岁,女,台湾国立政治大学4年级)很害羞的说完后,中国大学生向她报以了热烈的掌声。这是见证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大学生互相敞开心扉的瞬间。4月30日在北京市区的文津宾馆内召开了第3届韩语作文大赛。80多名两岸年轻人能够融为一体,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们学习的都是“韩语”。
由于林欣怡的退出,意外获得幸运的韩蓄(22岁,女,北京外国语大学3年级)的脸涨红了。因为对于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历尽艰辛到北京来求学的韩蓄来说,去韩国留学是她的梦想。两个人紧紧的握着双手,许久都没有松开。
韩国中央日报和“成均馆大学21世纪韩语委员会”(委员长李明学,师范学院院长)共同举办的韩语作文大赛已是第3个年头了。2007年初次举办这项活动时,韩语委员会甚至连中国有几所大学设有韩语系都不知道。
然而,现在却已经几乎和中国教授韩语的所有大学都形成了网络。今年各个大学都进行了激烈的选拔考试。因为除了北京地区,其余每所大学只能有一名学生参加。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周玉波(34岁)说:“如果在韩语作文大赛上获奖,就有去韩国留学的希望,所以中国学生真的是很努力地学习韩文。”
当天,来自中国全国46所大学的80多名参加者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围绕作文比赛试题《某一天》完成了写作。获得银奖的沈琪(22岁,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3年级)在看了作文题目后便毫不犹豫地动手写起了文章。因为他想起了去年5月12日那天的噩梦,他的家乡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级的强震共造成8万6000多人死亡或失踪。当时他正在首尔接受语言培训。听到这晴天霹雳的消息,他赶紧给在家中的寡居母亲打了电话,但一直联系不上。他回想说当时几乎要疯了。虽然他母亲最终平安没事,但沈琪通过这段可怕的经历再次体会到了家人的珍贵。金奖最终由高男(22岁,女,天津师范大学3年级)摘得,她写得是爸爸珍藏着从爷爷那传来的破自行车,并用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的故事。虽然没能获奖,但傅希哲(21岁,女,北京大学3年级)却有着一段特别的经历。她曾于去年3月到12月在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进行语言培训。她说:“在中国和韩国人及朝鲜族可以毫无障碍的交流,朝韩间的语言异质化好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担任评审会主席的成均馆大学史学系教授金贤泽说:“虽然看似是个毫无边际的主题,但却有不少颇具独创性的答案。中国大学生非常重视家人的价值和重要性,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参加颁奖仪式的驻中大使馆韩国文化院院长金翼谦表达了感激之情,说:“3月份国家品牌委员会把韩文指定为了国家品牌商品,韩语作文大赛为韩文世界化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谢!”
中国大陆及台湾教授眼中的写作大赛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