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爆发之后,人们日常生活中开始大量使用手部消毒液,但一般消毒液的时效极短,因为乙醇等消毒成分很容易挥发掉。
而近日,有日本学者为人们找到了一种杀菌效果可持续4个小时的消毒液成分,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位于日本京都的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研究小组最近在国际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刊登了测定消毒剂残留消毒效果的论文。

研究小组以将人类感冒病毒HCoV-OC43抹在人手上的方式进行了实验。HCoV-OC43与新冠病毒(SARS-CoV-2)同属β属冠状病毒(Betacoronavirus)。
研究小组首先测试了消毒液在人体皮肤上的残留时间。以70%乙醇或70%异丙醇为原料的消毒液涂在手上后,仅仅10分钟的时间之后消毒液的成分便挥发殆尽。
而相比之下,10%头孢哌酮碘(PI)、0.2%和1%氯己定葡萄糖酯(CHG)、0.05%和0.2%氯化苯并噻吩(BAC)的测试组在10分钟后,最初涂抹在皮肤上的成分90%以上仍残留在皮肤表面,4小时后仍有50%以上。
0.2%氯化苯并噻吩(BAC)的情况下,4小时后仍有80.2%的成分残留。
而在观察了消毒液在皮肤表面对病毒的杀菌效果结果后发现,用70%乙醇或70%异丙醇涂敷皮肤的情况下,杀菌效果较差,皮肤上的病毒不会死亡,存活时间较长。
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消毒效果测验结果显示,病毒可以存活到涂抹消毒液的480分钟之后,而感冒病毒可以残留到1080分钟以后,流感病毒可以残留到90分钟后。
相比之下,涂了0.2%氯化苯并噻吩(BAC)和1%氯己定葡萄糖酯(CHG)、10%头孢哌酮碘(PI)的皮肤表面,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在5分钟内减少,感冒病毒在30分钟内减少到能够检出的最小值以下。
研究小组强调“具有强大残留消毒效果的消毒剂可以减少病毒在皮肤上的存活,成为控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研究小组认为,10%PI的残留消毒效果显著,但由于对皮肤的毒性相对较高,日常生活中不建议用于手部消毒;而1%CHG和0.2%BAC同样具有残留消毒效果,在皮肤毒性方面也没有问题,可以用于手部消毒”。
不过,以这一成分制成手部消毒液时,价格成了关键。研究小组认为,目前市面上10%氯化苯并噻吩(BAC)和20%氯己定葡萄糖酯(CHG)以试剂形式销售,每500毫升的价格分别为22.5美元(约2.67万韩元)和224.5美元(26.7万韩元),差距很大。
实际产品上市还需要很长时间
研究小组表示“本次研究分析的消毒剂中,0.2%氯化苯并噻吩(BAC)具有最强、最持久的残留消毒效果,且成本低廉,建议用于手部消毒液”。
实际上,如果在70%乙醇中混合使用浓度为0.2%的氯化苯并噻吩(BAC),就可以生产出具有强力杀菌效果和残留消毒效果的理想杀菌剂。
不过,研究组也承认,今后还需要对消毒效果和皮肤安全性进行大规模临床研究。因此,实际添加氯化苯并噻吩(BAC)的手部消毒液在市场上出现还需要很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