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显示,韩国境内42%的非法居留外国人不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为提高外籍劳务人员的接种率,韩国政府计划设立临时接种中心,并推出上门接种服务。
韩国政府在9月22日举行的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会议上听取行政安全部、法务部、雇佣劳动部等相关部门在本月7日~17日针对外籍劳务人员展开预防接种情况调查结果汇报,讨论了含以上内容的特别管理对策。
中央对策本部表示,非法居留的外籍劳务人员因为担心暴露非法滞留身份以及疫苗的副作用,普遍不愿接种疫苗。
韩国政府曾多次表示,境内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即便进行疫苗接种,也不会被驱逐出境,动员境内外国人积极接种疫苗。但由于担心非法居留的身份暴露,不少外国人仍不愿接种疫苗。截至8月31日,韩国境内的39.1012万非法居留外国人中,仍有占42.2%的16.4892万人未领取预防接种所需的临时管理号码。
中央对策本部表示,“认为特定疫苗的抗体形成率低,以及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的接种副作用案例,也是导致外国人不愿接种的原因”。
而由于非法滞留人员没有医保,就医时将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也是一大原因。中央对策本部表示,“他们担心接种后出现副作用时就医需要支付高额治疗费用,并有可能暴露身份”。
对此,韩国政府决定为外籍劳务人员量身定制疫苗接种政策,提高这一人群的接种率。首先,政府打算在20名以上外国人聚集的地方设立临时接种中心,并在5名以上外国人接种时提供上门服务,制定了以现场为中心的外籍劳务人员接种方案。
此外,为减轻未登记外籍人员的就医压力,政府决定向确认与接种疫苗存在因果关系的外国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费用补贴,并通过加强宣传工作,消除人们对特定疫苗的负面认识。
韩中央对策本部表示,“打算建立各市道特别行政机关联动机制,制定相关指南,提高接种联动性”,“将与地区自治政府协商,针对建筑工地等防疫薄弱场所下达预防性检测的行政命令,要求人员在进出场地时确认健康情况等,制定相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