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中国透视】奔向中国的韩国文化产业究竟是外流还是进军?
상태바
【中国透视】奔向中国的韩国文化产业究竟是外流还是进军?
  • 金圭赞(音) 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副研究委员
  • 上传 2016.04.14 17:17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又一次获得巨大成功,打破了人们认为中国强化相关门槛后难再出现第二部《来自星星的你》(简称《星你》)的预期,实现了又一次成功。中国人喜欢韩国的明星和电视剧,令我们不仅引以得意自豪,但另一方面也忍不住好奇,诺大的中国为什么偏偏就喜欢韩国的文化产品呢?同时,笔者还听说中国纷纷收购韩国的文化企业。韩中文化产业市场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014年初,《星你》横扫了中国大陆,虽然只能通过网络视频网站观看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在中国的观看数量却高达25亿次以上,全中国都在为“都敏俊(金秀贤 饰演)”感到疯狂,并掀起了一场“炸鸡啤酒”热潮。中国权力的第六把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甚至在当年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到了《星你》的人气。

但是,中国当局立刻发布新规,对每年网络播放的海外电视剧总数量进行限制,并规定网络播放的海外电视剧也需要通过提前审核颁发进口许可证后才可放映,要求通过网络播出的电视剧提前获得进口许可。中国此举为韩国企业和政府拉响了紧急警报,且不论其他规定有何影响,仅仅是提前审核制度这一条就足以对韩国造成致命打击。习惯于“即拍剧本(受时间所迫在接到编剧匆忙发来的剧本后立刻开始拍摄)”和“直拍直播(受时间所迫在拍摄后立刻剪辑后通过电视播出)”的韩国电视剧经常在剧终当天才宣告杀青。如果在电视剧剧终后再匆忙地在中国申请播放许可,中国市场上早已出现各种非法流通版本,价值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有悲观论调认为,“第二个《星你》”将难再出现。

韩国召开对策会议后,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由政府出面解决问题,说服中国政府将韩国文化产品排除在新规的适用对象之外。这一方案自然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中国没有理由接受韩国的这一要求。另一方案是由企业出面解决问题,以提前制作剧集的方式通过中国审核。然而,对于一部连能否播出都难以获得保障的电视剧,谁又愿意为其投入数十亿韩元的巨额资金呢?就连说出这句话的人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通世故人情的愚蠢方案。但这个方案却成功了,《太阳的后裔》的成功便是第二个方案的成果。

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提前制作电视剧如何在两年内就成为现实了呢?其中主要有两大秘诀:一是韩国文化产品在中国依旧享有很高人气,而是韩国电视剧的制作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中国为什么喜欢韩国的文化产品呢?很多人会谈到韩流在质量上的优越性。事实确实如此,但这只是其中一半的原因。无论任何产品,其畅销的原因固然是因为本身质量过硬,更重要的还是市场的需求。温水垫质量再好,能够在沙漠里卖出去吗?这说明中国市场存在某种需要韩国文化产品的结构性原因。中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大规模增加,但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大众的这一需求。中国目前有180多个电视台,经营有3000多个电视频道。

对于中国的电视台来说,首先需要大量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若想俘获拥有较高购买力的年轻观众群体,就必须拥有足以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优质内容。因此,中国市场对人才和创意等制作要素有着极大需求,“明星”的数量与国家的规模却远远不成比例。5000万人口拥有10名明星并不意味着13.5亿人口就拥有270名明星。新颖的创意也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涌现出来。因此中国长期面临着慢性供应短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文化产品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堪称久旱逢甘霖。在店大客多的中国文化产品市场,“韩国产”是价格低廉且品质过硬的优质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文化产品、明星和制作人才的身价自然会大幅上升。在现实中被人们视为“危机”的韩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来说却成了久旱的甘霖。双方利益完美吻合,推动韩国文化产业不断前往中国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成了韩国文化产业市场的大客户,而且中国正快速从巨大的消费者转变为巨大的生产者。中国的角色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像《星你》一样进口韩国已经制作完成的个别文化成品,第二阶段是像《爸爸去哪儿》一样进口韩国的节目模式版权后自己制作节目,第三阶段是像收购“青蛇传媒”一样直接投资韩国内容企业。从单纯购买美味食品(文化产品)的阶段发展到购买厨师长、原材料和配方(节目模式版权)的阶段,现在甚至发展到了直接买下整个餐厅(企业)自主烹调新食品的阶段。在中国的巨大市场和资本面前,韩国的文化企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就是之前谈到的电视剧制作环境的变化。

以前经常发生中国电视台剽窃韩国文化产品的事情。最近很多电视台开始通过合法渠道购买节目模式版权,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强化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并加强了对侵权行为的管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韩国产品领先的技术和品牌价值。进口韩国节目模式版权不仅可以获得节目内容的构成方式,韩国还会派遣制作人员以Flying PD的身份前往节目组停留一段时间,传授制作技术。而且,翻拍在韩国已经获得很高人气的电视节目,还可以获得巨大的国内宣传效果。

然而,对于韩国来说,这一情况并不完全是件好事。首先,中国电视台以“适当的价格”购买韩国节目模式版权后,即便通过节目获得“巨额”收益,对于韩国来说出售节目模式版权之外可以获得的追加收益微乎其微。第二,中国电视台每年能够进口外国节目模式版权的配额有限,意味着出口节目模式版权的做法无法长久持续下去。第三,还应密切关注中国观众对韩国节目的审美疲劳和反感情绪。SNS上已经出现抱怨“我们看韩国综艺节目要看到什么时候”的声音。

最近中国不断增加对韩国文化企业的投资,甚至还出现了收购韩国企业的现象。2014年10月,华策影视公司收购韩国第三大电影发行商NEW公司15%的股份,成为了第二大股东。华策影视与NEW正积极投身制作国内电视剧以便以后进军中国市场。《太阳的后裔》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在电视剧战胜投入巨额投资进行提前制作、通过中国国内审查以及在韩国国内电视台顺利播出这三大难关的过程中,吸纳了中国资本的制作公司应该从中发挥了巨大力量。

2014年11月,Juna国际公司收购电视剧《朱蒙》的制作公司青蛇传媒31.4%的股份,成为韩国主流电视制作公司被中国收购的第一个案例。接下来,曾制作出“Tobot”等作品的韩国大型玩具角色企业“Young Toys”和制作出《抢劫坚果店(The Nut Job)》在北美票房榜书写下第一神话的“Red Rover”也在去年被中国企业收购,经营权落入中国手中。韩国媒体使用的所谓“中国资本空袭”的措辞毫不夸张。

韩国文化业界纷纷涌向中国,究竟是“外流”还是“进军”,尚且存在一定争议。现在我们还没有足以消除这一争议的完美解决方案。但有一点非常明确:中国为实现“文化产业强国”的目标,一定会一边强化对海外文化产品的门槛,一边积极吸引本国需要的先进人才和企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认为韩国文化产业正在外流的人们主张应该强化相关规制,设置一道保护屏障,避免韩国的文化资产轻易流入中国。但是,认为韩国文化产业是在进军中国的人们则主张政府应积极予以支持鼓励,并反问为什么韩国文化产业进军美国市场属于进军,而进入中国市场就是资产外流?

但现实并不会随着人们的担忧而出现改变。大量韩国国内的游戏企业已经以这种方式被纳入中国的影响范围之内,早在人们争论外流还是进军的问题之前,这一情况就已经变成现实。《太阳的后裔》使人们再次将关注点放在了中国市场和资本之上。若要深入追究其中的过程,人们可能会忍不住为一些“廉价”出售的文化产品和陷入困窘局面的韩国国内电视剧制作公司感到心痛。但这种局面可以一举消除韩国电视剧积弊已久的“即拍剧本”和“直拍直播”问题,为相关市场注入活力,这一点足以令人感到欣慰。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播出的李英爱复出作品《师任堂:The Herstory》又是一部在很多方面类似《太阳的后裔》的作品,值得人们翘首期待。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