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ID-19疫情扩散正导致各国数十万乃至数千万人被解雇,出现大量失业。
3月24日(当地时间),美国圣路易斯联邦银行在博客上公开研究报告预测,今年第二季度(4-6月)美国将有4705万人失业。也就是说,未来三个月可能有接近韩国人口总数(5178万人,2020年预测值)的美国人失业。
虽然这一数据只是综合了多家机构对COVID-19疫情可能导致失业人数的预测结果(最少2730万人,最多6680万人),但美国央行在官方研究报告中引用这一数据,说明相关预测并非无迹可循。
以今年2月为准,美国的经济活动人口总数为1.645亿人,失业人数576万人。如果圣路易斯联邦银行的预测变成现实,美国的失业率将达到32.1%,意味着美国三分之一的经济活动人口都将失业,远超1929-1932年大萧条时期的平均失业率(约25%)。
撰写这份报告的圣路易斯联邦银行经济学家米库尔·卡斯特罗表示,“这一预测并未考虑政府颁布的经济刺激措施、失业补贴和小商户支持政策的效果”,“根据各项研究分析得出,美国的失业率可能会在10.5%至40.6%之间”。
他的预测正逐渐变成现实。美国劳动部宣布,3月16日-21日一周内美国共有328万人领取失业补贴,与一周前的28万人相比,失业人数激增了十倍以上,创下美国劳动部开始相关统计67年来的最高纪录。随着美国各地纷纷采取工厂关闭,商店关门的“经济停摆”措施,失业问题也接踵而至。
中国的情况也并不乐观。3月31日,日本金融公司野村证券预测,今年第一至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较上一季度将下降9%,围绕出口型企业,将会有1800万人失去工作。当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比上个月的35.7有所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体现新订单、生产、库存等情况的制造业行业景气综合指标,超过50意味着景气良好。
但有分析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昙花一现。路透社报道称,“COVID-19在欧洲和北美扩散,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日趋崩溃”,“现在判断中国经济正在恢复,是非常危险的做法。预计中国还将受到COVID-19带来的第二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