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终于将升级成为爸爸吧了”。对于韩国国内首例接受“胳臂移植”的孙振旭(音,39岁)来说,2020年是个特别的年份。他从去年便一直期待的孩子将在今年8月份出生。作为一名残疾人,他在接受胳臂移植手术后,不仅顺利结婚组建家庭,还将在新的一年升级成为一名父亲。
他说,“如果说2017年1月住院接受胳臂移植手术(手术在2月进行),是我获得了第一次新生,那么结婚就是我的第二次新生,2020年孩子出生,将是我迎来的第三次新生”。
他2015年在工厂工作时不幸因事故失去左臂,后来一直带着假肢生活。2017年2月,他在大邱W医院和岭南大学医院接受包括骨骼、神经、肌肉、血管在内的全面移植,接上了一条别人的胳臂。
新年对他来说之所以特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移植的胳臂已经越来越像正常人的手臂。孙振旭说,“手术三年了,别人的手臂用起来越来越像自己的手臂了”。
手术后初期,他曾经历手臂麻痛的痛苦,而且无法进行敲击计算机和手机键盘等精细运动。当时他甚至忍不住想,“虽然在自己身上接了一个左臂,但终究是别人的胳臂,而不是自己的”。
手术过了几个月,他的身体逐渐接受了这条“别人的胳臂”,五个手指逐渐都可以活动起来,不仅可以做出抓握或投掷棒球的动作,还可以与别人握手晃动。随着手上的神经逐渐复活,移植的手臂开始产生冷热的感觉,并逐渐可以胜任开车、刷牙、洗头等日常生活的活动,手心还会出汗。得益于此,他还在2017年7月受邀为职业棒球比赛开球,当时在国内外都备受热议。
他说,现在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使用手臂用力,也能够正常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键盘,可以自由活动拇指,用筷子吃饭也不在话下。
他说,“残疾时不能做的钓鱼活动,现在也重新开始了”,“每当放置鱼饵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现在终于完全变成自己的手了啊”。
孙振旭说,“就算是为了给我捐赠胳臂的人,为了帮我进行手术的大邱市政府和医院相关人士,为了新年即将出生的孩子和我的夫人,我也会在新年更多地关心身边邻里,更加幸福地过好生活”。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