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等评选委员们历经千辛万苦,大海捞针,到目前为止也只找到两位获奖者。第一位获奖者是前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第二位是前博茨瓦纳总统莫哈埃。希萨诺总统的获奖感言是:“我获得奖金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还债。”听到他这番话,也让人们觉得这个奖项他是当之无愧。但是和蒙博托(刚果)和萨尼·阿巴查(尼日利亚)等执政期间大肆贪污了数十亿美元的例子相比,有人就会嘲讽这个奖金金额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认为这个奖项的设立者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就是为了防止腐败的发生,但是这个目的看起来却很难实现。
然而易卜拉欣却认为,这个奖项的设立可以成为使非洲国家领导者和腐败划清界限的动力。虽然非洲的领导者不能像西方国家的领导者那样在卸任后通过演讲和著书来赚钱,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奖项的设立也可以算作是对付“盗贼政治”的不得已的办法。有人说,接近非洲国家总产值(GDP)四分之一的财产被非洲大陆的政治人物和官员贪污并转移到了海外。当然,“盗贼政治”并不只局限发生在非洲。苏哈托统治印度尼西亚的时候,官员们甚至在收受贿赂后公开给行贿者开具发票。当时在印度尼西亚有一则流行的笑话:“谁家的羊要是丢了,绝对不要报案。”因为失主要给警察和法官行贿,可能还要连家中的牛都贡献给他们。
当然,笔者并不是完全在说别的国家的事情。卢武铉执政时期的腐败案件最近陆续浮出水面,让人惊愕不已。由于他们曾经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清廉政府”,社会大众受到的打击更是巨大。经济学者奥尔森(音)比喻道:“如果没有再次下手的机会,盗贼就会一次性把所有东西都掠夺走。”这些受贿者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什么时候还有“捞油水”的机会,所有只有自己拥有职务之便的时候想尽办法捞取好处。看来,韩国也需要设立一个“以良好形象卸任的领导者奖”。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