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仅思想和业绩非常优秀,韩语也说得相当好,我们为他骄傲。这里专门谈到他,就是因为虽说有一部分韩裔子女像他一样掌握并维护了韩语,但是也有很多韩裔子女无法掌握母语。过去韩国人移民美国后,虽然培养子女的时候希望其可以同时流畅使用当地语言和韩语,但是因为条件不允许,所以很多情况下无法如愿。有不少韩裔后代英语流畅、适应当地生活,但是却无法与熟悉母语和文化的父母进行真正的沟通。
但是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对韩国评价的日益提升,可以自由自在使用韩语进行交流本身成为了一种资本。在宗教团体等开办的韩语学校中,接触韩语、韩国历史文化的机会也增多了。过去想开办韩语学校却苦于没有师资,最近在韩裔共同的努力下,为移民后裔设立的韩语学校已经形成相当的体系。移民的亲戚子女们要我们帮助练习韩语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满足并且尽力帮忙。
现在韩国社会中由于性别比例失调、人口结构的变化、韩国和亚洲圈的全球化等,多文化家庭(国际婚姻形成的家庭)正在急剧增加。虽然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但是至少现在在应该更健康地克服顽固的纯血统主义方面逐渐达成社会性的共识。这逐渐解决着个人以及家庭间发生的消极矛盾,政府和企业以及有影响力的舆论媒体逐渐成为中心,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在韩国社会以及世界社会不断变化的现实下,韩国正在逐渐建立起一种将多文化家庭的成员看作是民族国家的一员,并将其当做是地域社会的居民来对待的新文化。
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应当做出妥善的安排,令多文化家庭的子女能够同时使用母亲的母语。因此社会需要培养能够同时使用父亲和母亲各自母语的双语人才。
在多文化家庭中的孩子母亲为了适应韩国生活,自己和孩子都会努力学习韩语。这样自然而然,子女们就会忽视母亲的母语。但是应该让他们学习母亲的母语,进而在家庭中照顾到母亲,长大后又能充分使用这种语言资源。
我们应该帮助熟悉母亲国家文化的韩国优秀人才成长为国际交流的主力军。比起在入学后再提供这样的机会,更应该在孩子入学前就提供帮助,使其在家中自然地熟悉母亲的母语。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的努力。民间企业制作着两种语言的童话书,开发出互联网站相关的在线内容。我们要提供帮助,并出台奖励政策,使使用这些工具变得容易。因为在多文化家庭中,母语非英语的母亲可能在获取信息上有困难,也没有教授母语的条件。
以1903年韩国人移民夏威夷为起始的在美韩裔50年历史中,李承晩、金奎植、朴容万、金浩(音)等独立运动英雄辈出。在美韩裔100年历史中,又不断涌现出金龙、高京柱、高洪柱等美国主流知识社会的高层人士。看到这些,照顾、扶持我们社会多文化家庭的想法就更加切实了。我又一次感受到过去的历史是设计未来的重要基础。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