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善ARF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暗物质和中性微子,这些是研究宇宙生成过程及其构成的核心要素。
ARF设施深入人迹罕至的江原道矿山地下1.1千米是因为杂音少。IBS方面说明称,“暗物质和中性微子发出的信号即使使用敏感度很高的探测器,预计一年也只能探测到几次而已。由此可见,最大限度地减少宇宙线等其他背景信号关系到研究成败”。

因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在地下深处搭建粒子研究设施并展开相关研究。日本早就于1958年在岐阜县神冈町矿山地下1000米设立中性微子观测装置“神冈探测器”,一直运营到1996年。此后,将该设施改良的“超级神冈探测器”承续了其作用,一直运营至今。日本于2002年和2015年利用这两个地下粒子研究设施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现正在研究建设“顶级神冈探测器(Hyper-Kamiokande)”,作为继超级神冈探测器之后,拥有高灵敏光传感器的新一代研究设施。
此外,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正在中部的亚平宁山脉地下1.4千米处、美国正在南达科他州地下1.6千米处搭建桑福德(Sanford)地下研究所从事相关研究。
另一方面,IBS相关人士表示,“我们计划于2020年完成旌善ARF施工,2021年正式开始试验。为此,我们计划在现拨出的220亿韩元预算的基础上再追加投入数十亿韩元的预算”。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