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紧急措施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副作用也不小。美国和欧洲旨在保护本国金融公司的措施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失。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利率也有所升高。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个人的信用不良增加。美国等国此次采取的金融产业援助对策和过去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相径庭。保护主义措施通常都是注重贸易部门,而此次是将金融放在优先地位。
这也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课题,即“保护发展中国家不受发达国家金融风暴的侵袭”。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更为脆弱,产业结构没有实现高度化。发展中国家将有1.44万亿美元的对外债务在今年到期,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帮助,这些贷款将难以延期。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认识到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将发展中国家问题纳入了G20峰会的议题。可是G20会员国的想法却并不一致,尤其是美国和德国表现出了彼此对立的态度。美国政府认为,最大限度的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也可以阻止私人部门的信用崩溃。与之相反,德国经历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担心庞大的财政支出会造成通货膨胀,并不赞成美国的政策。
即使G20会员国不改变各自的基本立场,也有办法达成协议。不必坚持“投入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刺激经济”,而是在“国际社会援助发展中国家保护金融体系和复苏经济”上达成共识。因为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崩溃,发达国家也难以避免沉重的打击。
此次G20峰会将会取得某种程度的成果。预计IMF将利用“新借款协议(NAB)”,将资金来源增至两倍。流动性出现问题的更多国家可以得到帮助。如果发达国家利用特别提款权(SDR,可以从IMF处无需担保提取资金的权利)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话,效果将更加明显。如此一来,就不会发生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也无需担心财政赤字。援助国不用背负重新拨款或者制订其它预算的负担,接受援助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获得低利率的资金。
在此次G20峰会上,还需要对SDR(规模约2500亿美元)进行修订。为了有效应对景气循环,需要更为灵活地运用SDR,即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制订可以早期偿还的体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提出了该问题,如果主要会员国认可的话,这将为市场注入巨大的活力。
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