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出口前线却处处亮起了红灯。
首先,韩国对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的出口额为136.5亿美元,同比减少了2.5%。这是韩国对华出口自2016年10月以后时隔25个月后转为负增长。据韩国央行称,在韩国的整体出口中,对华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为25%。

花旗集团和巴克莱银行等海外投资银行(IB)指出需留意未来对华出口缩减和半导体出口停滞等问题,因中美贸易战和中国的需求减少可能会导致出口停滞。
除半导体以外,韩国主力行业也正持续低迷。汽车出口在今年2~7月每月呈负增长,此后呈现出恢复征兆,但上个月减少了2%,再次转为负增长。此外,无线通信设备(-42.2%)、显示器(-10%)和家电(-16.8%)等方面的出口也呈下降趋势。
由此,韩国今年11月的出口增长率同比仅增加了4.5%,环比大大减少(上个月22.7%)。幸而上个月船舶出口同比骤增了158.4%,时隔九个月之后转为正增长,令人稍感安慰。
问题在于未来。
国内外主要机构预测韩国明年出口将正式开始放缓。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预计韩国明年出口将增长3%。这仅相当于今年出口增长预测值(5.8%)的一半有余。
因半导体价格持续下降,半导体出口增长率预计会从今年30%左右降至5%,而汽车方面则因受轿车需求减少和新兴国家不安等影响,明年出口业绩预计会比今年有所减少,而今年已比去年下跌了0.9%。
研究院预测称,与中国竞争激烈的无线通信设备(-3.2%)和家电(-20.3%),以及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钢铁(-7.4%)的出口持续呈减少势头,而且处于供给过剩状态的显示器(-2.2%)的出口也将减少。此外,韩国产业研究院也表示,“出口受世界景气停滞影响,出口物量增长势头微弱,受半导体价格下降和国际油价预计持续平稳等因素影响,出口单价的下跌压力逐渐增大,预计年增长率预计为3%左右”。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