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ECH机械工程学系的曹东佑教授(60岁)是一个制造人工脏器的工程师。2013年韩国第一例在首尔圣母医院成功用于临床治疗的3D打印人工器官移植手术所用材料就是由他制造的。第二年,他还为面部骨骼凹陷的患者制造了人工骨骼。由于这种技术可以安全重建非对称脸部骨骼,而且效果卓越,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名患者通过曹教授的技术恢复正常面容。
曹教授的核心技术是人工组织材料,即所谓“生物墨水(Bio ink)”。这种胶状材料可以利用特殊的3D打印机打印出人工人体组织。专用3D打印机也由曹教授研究团队自主研发。曹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研究3D打印机。他表示,“我在寻找最优技术应用领域的过程中关注到人体、医疗领域。现在我门正从事人工心脏肌肉研究,在经过猪体实验之后,预计不久后就会实施临床研究”。

曹教授所在的POSTECH大学在“2018年中央日报大学评估”工科专业评估排行中位列第一。如同曹教授一样,该校拥有许多备受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并且拥有坚持的大学财政作后盾。即使在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的大学中,POSTECH学生的实习参与率也很高。该大学在自然科学专业评估中位列第二。POSTECH入学学生处处长金尚郁表示,“学校从2016年开始将暑假延长到3个月,开始实施夏季社会体验(Summer Experience in Society, SES)实习制度,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都很高”。

自然科学专业排名第一的是KAIST,该校在工科评估中排在第二名,与POSTECH平分了理工科学科评估的前两名。KAIST作为韩国最大规模以研究为中心的大学,在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上,都获得了很高分数。

3D视频播放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去年三星电子也曾为朴教授的研究提供支持。朴教授还是一年销售额高达20亿韩元的风险企业的首席技术官(CIO)。他在2015年成立生物显微镜风险企业“Tomocube”,将产品出口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医院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机构。

成均馆大学在工科评估中排名第三,在自然科学专业排名第四。成均馆大学的工科去年向教授提供的校内研究经费总额(158.34亿韩元)高居所有被评估的大学之首,从政府和企业获得的研究经费也相对较高(教授人均校内研究经费位列第一、教授人均校外研究经费位列第四)。该校能源科学系教授李永熙(63岁)带领的纳米结构物理研究团去年共拿到了72.5亿韩元研究经费。
最近发展成新兴理工科强校的UNIST(蔚山科学技术院,自然科学专业排名第五、工科排名第六)化学系教授金采均朝着人们梦想无病长生的梦想迈出了新的一步,倍加受人关注。金教授去年4月在国际学术杂志《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与国际研究团队共同研发的通过切除老化细胞缓解退行性关节炎的技术和候选药物研究成果。
韩国航空大学自然科学和工科专业的教授人均校企合作收益位列各校之首。该校航空交通物流系张允锡教授领导的ICT航空军需融合中心去年向阿联酋国有企业ETIC(Emirat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出口了12万美元(约合1.3亿韩元)的无人机相关技术,技术转让合同包括无人机的设计、制作、飞行控制和联网等各方面技术。
在学生教育指标上,KOREATECH表现突出,工科专业就业率(84.7%)在所有参与评估的大学中位列第一。该校的实习、创业、教育经费、奖学金指标也都位列上游。
自然科学专业就业率(83%)排名第一的是建阳大学。高丽大学(首尔校区)去年无论自然科学专业和工学专业的交换学生占学校在读学生比例都位列各大学之首。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