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通商资源部9月2日表示,韩国上个月半导体出口额达115亿美元,较上年增加了31.5%,刷新了今年6月(112亿美元)创下的史上最大单月出口额。半导体在整体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达22.5%,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体感经济状况也随之出现恶化。和半导体一起拉动韩国今年出口的石油产品(57.7%)、石油化学(31.6%)等对设备、原材料等的海外依存度高,被归为了相对的生产诱发效果较低的产业。相反,汽车(4.59%)、船舶、家电等劳动依存度高、拉动内需效果显著的产业出口疲软。出口增长势头未能拉动内需和增加消费的原因也在于此。

“偏向半导体”的副作用在其他指标上也有所体现,例如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投资部门。统计厅表示,韩国7月设备投资较上月减少了0.6%,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5个月呈下降趋势。1997~1998年外汇危机时投资曾连续10个月减少。此次也是外汇危机20年后投资减少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半导体设备减少带来的影响巨大。统计厅产业动向科长鱼云宣(音)表示,“韩国主要半导体企业大规模增加了一年半的设备投资,之后在今年4月左右进入收尾阶段,投资随之开始趋缓”。
继雇佣恶化之后,投资也开始持续低迷,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指标——韩国7月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仅为99.8,较上月减少了0.2个百分点,创下了自2016年8月(99.8)以来的最低值。截至目前,反映经济状况的同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只有99.1,连续4个月出现下滑。
首尔市立大学经营系教授尹畅贤解释称,“除出口外的大部分经济状况指标均不理想,这表明尽管出口形势良好,但对经济状况恶化的担忧却在不断增大”,“对于除半导体之外的制造业竞争力下降问题不可置之不理”。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