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中国品牌的智能手机一直通过海淘等方式小规模在韩国流通,LG U+曾销售过华为“Y6”、“H3”、“P10”, 韩国电信公司也出售过华为“Be Y”,但销售规模不大,也没有补贴。
今年2月在中国和印度等地首先推出的“红米Note5”显示屏约为5.99英寸,介于三星电子Galaxy Note8(6.3英寸)和Galaxy S9(5.8英寸)之间。
虽然名为“Note”,但这款手机却没有另外配置手写笔。手机搭载20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1200万像素的后置双镜头相机,电池容量4000毫安,远大于Galaxy S9(3000毫安)和Galaxy Note8(3300毫安)。
最重要的是,这款手机价格低廉,出厂价只有29.9万韩元,除去补贴(最高20万韩元),实际购买价格只有10万韩元左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通信行业相关人士说“原以为这款手机售价会在40万韩元左右,实际售价远低于预期”,“感觉是铁了心要攻陷韩国市场”。
小米的韩国官方合作伙伴“G-mobi”公司总裁郑胜熙(音)表示“我们已经对韩国市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适应,现在决定更加积极地进入市场”,“不仅扩大了销售网,我们还扩大了售后服务网(AS)”。对此,三星电子相关人士说“虽然中国智能手机在新兴市场颇受欢迎,但韩国市场不一样”,“韩国消费者喜欢高端手机,能否成功打开市场,还要进一步观望”。
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四。国际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8.2%,虽然距离排名第一的三星电子(22.6%)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增长趋势非常迅猛,尤其是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和印度,它的份额已经超过三星电子。
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去年第一季度的14.1%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8.8%,已经跃居第一。同期三星电子的份额从28.6%下降到23.8%,仅排名第二。
在韩国智能手机市场,三星电子(65.3%)、苹果(16.7%)和LG电子(12.2%)占据了大部分市场。这是因为人们对中国手机的性能、质量和售后(AS)都不十分信任。

中国IT企业早已深入韩国通信网络市场。韩国移动通信巨头在搭建有线通信网时使用了世界排名第一的通信设备行业——中国华为的设备。现在LG U+正使用的4G无线通信网中已经引进了华为设备。
未来在左右通信行业命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服务(5G)网络中,韩国通信公司仍然很有可能使用华为的设备。因为业界普遍认为,华为的5G设备优于三星电子,不仅在技术上领先三星3~6个月,在价格上也便宜20%~30%。
6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18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LG U+副董事长权暎寿曾亲自前往,表示公司将会在搭建5G网络时使用华为的设备。
檀国大学经营系教授郑渊胜(音)表示“中国产品的质量大幅提升,性价比也非常卓越”,“服务和质量的细微差异将决定它们与韩国国内产品的胜负”。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