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现在主要的硅系列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简单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尽管有这些优点,但是也有评价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低,耐用性低。韩国化学研究院在这段时间开发出的技术,可以让钙钛矿电池的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同时满足热稳定性。
韩国不仅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方面有着世界最高的水平,这也是韩国有望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代表领域之一。去年9月信息分析服务企业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在近来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22名研究人员的名单。成均馆大学化学工学系的教授朴南圭是其中唯一一名上榜的韩国人。朴南圭教授在2012年首次开发出效率为9.7%的固体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学界发布后,朴南圭教授成为了该领域最高的世界级权威者。在朴南圭教授的成果公布后,韩国以学界和政府捐助的研究院为中心,一直走在改善钙钛矿的效率和提升耐用性的前沿。
以生产量为基准来看的话,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中韩国Hanwha Q CELLS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以国家为单位来看,中国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达70%。
化学研究院徐壮源博士表示,“此次研究同时确保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热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商用化可能,因此意义重大”,“期待韩国未来能够在占据优势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进行更为广泛的协作”。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