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畜产食品部和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6月7日发布的“2018年加工食品细分市场现状报告书”显示,2016年韩国面包店销售额共计5.9388万亿韩元,较2012年3.9698万亿韩元的销售额增长了49.6%。
这些面包店中有六成为连锁店,但非连锁的个人面包店(39.3%)也比2013年(28.6%)增加了10.7个百分点。这是随着很多专售餐包、长崎面包或红豆面包等特定面包种类的专卖店和地区著名烘焙店的出现而发生的变化。在工厂批量生产面包后通过便利店等渠道销售的批量生产型面包的销售额也在同期增加了36.8%。
消费增加是带动面包市场增长的主力。统计显示,2016年韩国人均每年消费90个面包,比2012年(78个)增加12个,相当于每四天就会吃一个面包。面包在韩国国民经常食用的食品排行中也从2012年的第21名上升到2016年的第15名。
从零售销售渠道来看,面包销售最多的渠道依次是便利店(30.7%)、独立商店(20.8%)、打折店(19.1%)、连锁超市(15.5%)、一般食品店(13.8%)和百货商店(0.2%)。随着购买三明治等简餐的消费者增多,便利店销售的比重出现了显著增长。
另外,韩国面包的出口有所减少,进口额则大幅增加。2013年韩国面包出口额为3101万美元,去年下降到2710万美元,减少了12.6%;进口额则在2013年(1911万美元)之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趋势,去年达到5580万美元,过去五年的平均增速高达30.7%。农食品部食品产业政策科长朴成佑(音)分析称“这是因为,从2012年开始,大型流通企业开始直接进口大量保质期较长的产品”。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